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上海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稳定工作

2008-01-28收藏

  上海市积极应对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给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带来的影响,采取“政府补、学校贴、后勤省”等多项措施,通过“稳定菜价”和“帮困助学”双管齐下,稳定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全市高校学生食堂花色品种和饭菜价格基本保持不变,高中低档菜品比例合理,基本满足了学生多层次餐饮需求。

  ――加强工作部署。市教委先后5次召开高校分管稳定、学生工作副书记和分管后勤工作副校长会议,就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工作进行专题部署,要求高校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采取措施,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市教委领导多次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等部门协调联系,争取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召集委内职能部门和主要高校负责人研究工作对策,实地检查高校学生食堂主副食品储备情况。市教委主要领导还先后到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与学生一起就餐,实地了解饭菜情况,听取建议和意见。

  ――做好集中配货和实物储备,积极开展节能增效工作。上海市以高校后勤配货中心为主渠道,以规模经营降低采购成本,以实物储备抵御市场波动。市经委提供储备运行经费,市教委给予贷款贴息。2007年,配货中心以低于市场价5%―10%的价格,共配送猪肉2393吨、禽肉1175吨、鸡蛋1275吨,从源头上降低了直接成本。同时,2007年配货中心通过政府专业质监机构,先后134次对采购的19种主副食品进行抽检,总合格率为99.26%;配货中心还加强对采购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全年共抽查464次,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率达到100%。各高校后勤部门加强管理,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严格核算伙食成本。同时做好猪肉替代品的采购和加工工作,合理分配学生食堂不同价格菜品的结构比例,做精中档菜、做好低档菜,高档菜不脱销,满足学生就餐需求。

  ――落实高校学生食堂有关优惠措施,对学生食堂实施成本补贴。市教委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对包括民办院校在内的高校学生食堂进行成本补贴;在市场主副食品原料价格上涨期间,各高校给予食堂经营单位不低于营业额5%比例的成本补贴,各校累计补贴近3000万元。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学生食堂售价与成本倒挂的矛盾。市教委还明确要求各高校免收学生食堂租金、给予学生食堂能源补贴。除少数民办院校外,全市高校基本实现学生食堂建筑、设备等固定资产零租赁,同时对学生食堂的水电、燃料费用进行定额补贴。

  ――加大高校帮困助学工作力度,加强对学生食堂的监管。市教委在稳定学校食堂饭菜价格的同时,加大高校帮困助学工作力度。2007年以来,已落实国家及上海市奖学金、帮困助学金等累计达10427万元,5%的特困生和10%的困难学生得到补贴;各高校还增设勤工助学岗位,为家庭困难学生创造勤工助学机会。同时,市教委与市物价局配合,对高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进行定点监测,开展学生食堂价格月报制度;开展高校学生食堂价格质量、卫生、安全专项检查,实行肉禽类副食品100%索证、索票制度,及时制止了个别高校学生食堂擅自调价、变相涨价的问题。目前,社会人员到高校学生食堂“搭伙”的现象也得到有效控制。

  ――做好舆情研判与处置工作,加强引导和宣传教育。各高校和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校园网BBS、学生自办论坛及QQ群的监控,及时发现网上关于食堂饭菜价格意见的信息,切实改善食堂服务,提高伙食质量,加强沟通,化解矛盾。各高校吸收学生参与食堂民主管理,公开采购信息和伙食成本,及时听取学生对餐饮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进伙食结构。同时,组织辅导员、学生干部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学生对食堂饭菜价格的反映,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校食堂伙食价格与社会市场价格机制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正确理解政府对高校学生食堂补贴对缓解部分市场压力的有限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