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全方位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1-03-02 来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收藏

“卓越计划”是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设计方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近期召开的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得到了教育部领导和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一、以特色打造平台,奠定“卓越计划”基础

学校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服务产业、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学科链、专业链密切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拓展和深化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近年来,学校先后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上海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联合创建了“汽车工程学院”、“航空运输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飞行学院”,这些企业全程参与学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等主要教学环节。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行三学期制,其中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工作”,从而让学生对企业生产第一线有深刻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还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对试点工作进行整体性的研究、规划和指导。通过设立院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和专业系,实现三层次的管理框架,为实现学校、专业、企业分层与协同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需求甄选专业,充实“卓越计划”内涵

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的遴选,一方面是依据上海和全国对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民用航空业以及轨道交通运输业的需求;另一方面紧密结合专业自身优势。如学校的“交通运输”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下属的“民航运营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在“交通运输”学科领域的专业中,遴选“车辆工程”、“飞行技术”2个本科工程型专业和“车辆工程(汽车工程)” 硕士工程型专业作为首批试点。

该“交通运输”专业群始终以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航空枢纽港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其中的车辆工程、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现代民航飞机飞行技术等领域,以企业工程实践为背景,现代工程技术实训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多年来,该学科依托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公司、上海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等企业集团办学,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提出的工程师要求进行培养。截至目前,已经为上海航空企业输送毕业生1500人,向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输送毕业生1234人,向上海汽车制造及运输业输送人才1350人。

三、以人才培养方案,彰显“卓越计划”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对本科工程型和硕士工程型专业分别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明确培养目标和学制的基础上,推行循序渐进的培养流程,并凸显出工程教育的培养特色。

本科工程型学制为3+1年, 硕士工程类学制为1.5+1年,其中在企业的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两类工程师都必须经历三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第一、以学校培养为主,侧重理论学习;第二、以企业培养为主,通过校企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进入企业顶岗实训;第三、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结合选题,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项目,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参加校企共同组织的论文答辩。最终达到培养目标的毕业生,将被授予学士或者硕士学位。

在培养过程中,学校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相关国家或市级技能竞赛、开放性的实验,接受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的训练。课程实验和独立实验中,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比例必须达到80%以上。毕业设计选题必须完全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学位论文主要内容更侧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工程课题。

四、以“双师型”师资队伍,提供“卓越计划”保障

学校从学历、职称、企业挂职、科研能力等方面遴选专任教师,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同时具有较高学历和在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工作经历以及中级职称。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任教师应具有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半年以上的经历,才能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授课师资行列。

同时,学校依据不同的指导要求遴选企业教师。企业实习指导教师要求以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为主;企业授课教师必须是在专业相关的企业工作五年以上,经验丰富且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为主;企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要求具有较为深厚宽广的工程实践背景,企业高级工程师或中高层领导,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实践环节。

五、开拓国际视野,谋划“卓越计划”前景

学校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教育资源,积极与国际著名高校或企业开展交流,选拔优秀师资出国培训,鼓励优秀研究生出国短期交流,为开展国际产学合作创造条件。2010年,全校共有教师185名、学生386名,40个团组分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瑞典、日本多国开展暑期海外产学合作,学生在美国新飞行器混合动公交车基地、美国美敦力公司全球总部、富士重工的汽车生产流水线、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美国福特公司等大企业开展交流和学习,获得创新学分和产学合作学分;教师通过基础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培训项目,提升英语教学水平,为进一步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奠定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卓越工程师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汽车工程专业学生将赴美国完成毕业设计,在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等院校的双师型导师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专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飞行专业学生将赴美国的民航飞行学院进行最后一年的实际飞行训练,取得商用飞机驾驶执照,成为合格的飞行员。此外,每年学生都有机会到瑞典西部大学、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韩国东西大学、韩国公州大学等海外院校开展学分互认的海外学习,与当地的学生共同修习专业课程,参与课程实践和考核,获得相应的学分。今年9月,学校与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签署“3+2”专业合作协议,为学校进一步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硕士专业的建设打开了新的局面。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