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宣讲教育进课堂 舆情引导进网络 谈心谈话进宿舍
上海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学生理性爱国

2012-11-06 来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收藏

  近期,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形势政策教育,积极创新网络思政平台,充分依靠辅导员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学生情绪疏导和思想引导工作,努力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一、依托博雅讲堂,加强形势政策教育

  “博雅讲堂”是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组织的面向广大高校师生的人文社科讲座。今年暑期以来,针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在“博雅讲堂”中增设“时事讲堂”系列,坚持每月一讲,面向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形势政策教学骨干;重点针对当月的时事热点,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教师准确把握中央精神,把道理讲深、讲透,更好地为学生解疑释惑。近期,围绕南海局势、钓鱼岛事件、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等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了桑玉成、吴心伯、冯玮、王少普等知名学者开设了《当前南海形势与中国的应对》《又是一个换届年:期待、使命和展望》《钓鱼岛纷争经纬及中日关系60年》《美国重返亚太与中国外交政策》等系列讲座,对重大政策进行深度解读,对时事热点进行深入剖析。

  各高校也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时事报告会,对学生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当天本市共有19所高校开设形势政策课。如,复旦连续举办了《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战略与政策》《欧债危机与中欧关系》《中日钓鱼岛事件背后的中美战略博弈》等3场形势讲座;上海交大和同济开设中日关系时事报告会。系列报告会和讲座在相关高校引起学生强烈反响,吸引了数千名学生参加。

  二、依托易班平台,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易班是上海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上海高校全覆盖。依托这一平台,上海高校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因势利导,积极应对,用正面声音占领网上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学生。

  主动设置网上议题,把握思想脉动。一方面,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对教育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监控,在最短时间内发布了“每日舆情扫描”手机短信28条、编写了“舆情专报”27份,报送教育部信息123条,及时分析舆情走向,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另一方面,主动设置议题,潜移默化中实施引导。如,易班主页发起“钓鱼岛问题:你有什么看法?”的话题讨论, 24小时内即成为十大热帖榜首,约1400多名用户在其中表达了看法。

  主动策划网上主题活动,唱响“主旋律”。把握引导的时机、节奏和重点,创新形式,抢占舆论引导主动权。9月18日,易班推出题为“理性爱国,从我做起”的全站活动,呼吁广大“易友”:“合理表达,理性爱国,不以冲动鲁莽的行为影响社会和他人。理性爱国,从我做起!”该贴取得2000多阅读量,约170位易友在其中表达理性爱国的情绪,易友“闲人易”留言“理智的爱国是一种尊严,也是一种气质”,获得了广大易友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生制作并开通了“纪念9.18”专题网站。在专题网站上,同学们纷纷实名登录,在纪念墙上留言。

  主动培养网上“意见领袖”,放大“正能量”。广泛发动教师在网上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舆论导向,积聚巨大的正能量,使理性爱国成为大学生的思想主流。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凯原特聘教授傅崐成在学校的校园网上撰写文章,为同学科普国际海洋法知识,从法理上阐述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以及如何维护钓鱼岛主权。东华大学辅导员严晨连续在易班上发表“今天我们如何理性爱国”系列博文,剖析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引导学生立足当下、理性爱国,“让爱国更有深度”。

  三、依托工作队伍,开展深入细致谈话谈心

  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多次召开工作会议,传达中央、市委精神,坚持“内紧外松”落实工作措施,开展谈心活动。

  启动机关高校“一对一”联络员机制。遴选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机关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处级干部作为联络员,与高校建立一对一的联系,深入高校,及时掌握情况和跟踪指导。各高校也建立工作网络,完善工作预案,动员全校教职工合力做好相关工作。

  鼓励高校辅导员开展“面对面”谈心。明确要求辅导员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的爱国诉求表达不能一概否定;24小时在岗在线,加强一线值班,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去向,与学生促膝谈心,积极宣传党的政策。

  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迎新和文体活动。适逢开学,上海各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迎新活动,一些高校党政主要领导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同时,还举办拔河比赛、辩论赛等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通过全市高校深入细致的正面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了上海高校和谐稳定的大局,目前各高校教学秩序良好,学生普遍表示以理性方式表达爱国热情,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责任编辑:王磊(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