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上海财经大学通过引进培养并重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2012-12-20 来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收藏

  上海财经大学高度重视高校青年教师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生力军作用,通过“高端引领、引培并重、双轨互动、融合发展”的建设思路,以批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为突破口,大力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学术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一是大力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坚持以用为本,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多方位拓展和用好智力资源。一是通过实施海外院长实聘制和特聘教授制,面向全球引进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鼓励他们组建创新团队,带动青年教师发展。二是借助海外院长和特聘教授所具备的海外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关系网络,为学校进一步大批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创设顺畅通道。

  二是批量引进海外优秀博士。在海外院长和特聘教授的带动下,学校推出“常任轨”管理制度,从2005年开始对接海外人才市场,参照海外高校通行的学术标准和录用程序严格选拔,先后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引进了100多位具有世界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海归博士。

  二、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学校围绕重点学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启动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重大课题和项目为抓手,通过人才、基地、项目三结合,重点做好包括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点方向和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形成若干优秀创新团队,重点实施“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以培养和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骨干,重点实施“骨干教师支持计划”;以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夯实教师队伍基础,实施“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等三个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为支持青年教师的科研启动,特地在“211工程”经费中设立经费用于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在“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学校不搞论资排辈,倾力扶持青年教师,为“常任轨”教师在入职后三年内提供每年3-5万不等的科研经费。各学院也推出青年教师(团队)科研经费资助计划,以求达到以强带弱,双轨互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国际化师资培养计划

  一是实施“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计划”。加强现有师资的海外进修和培训力度,将海外留学进修经历及其业绩纳入教师晋升高级职务的要件之一。学校每年选派50名左右素质好、能力强、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外高水平大学或重点科研机构研修学习,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或担任名教授的助教,接受知名学者的指导,跟踪国际学术领域的发展动态,拓宽研究视野。

  二是实施“高级课程进修计划”。通过延请外单位著名专家学者,对教师展开培训,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具体授课能力。譬如,经济学院就要求40岁以下青年教师须参加学院组织、由国际知名学者授课的“现代经济学”暑期师资课程进修班,研修《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等九门核心专业课。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邀请国际著名华人经济学者开设《计量经济学》、《产业组织》、《博弈论》等7门培训课程。通过此计划,系统提高了青年教师讲授专业核心课程的能力。

  三是实施“国际学术交流合作计划”。学校通过各种途径,选派教师赴国外高校进行国际学术合作及校级交流,厚实教师研究及发展能力,增加学校及教师的国际交流视野和能力,提高青年教师国际化的科研视野和能力。

  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针对青年教师中主体是海归和80后、学历层次高、思想活跃、知识结构更新快等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加强组织建设。学校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不断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落实,其它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尤其是学校党委组织部门不断强化教师队伍中的组织建设,积极培养和发展青年教师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使他们能在青年教师中起到先锋和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强化建章立制,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学校制订《上海财经大学教师道德行为准则》,旨在通过规范教师道德行为,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学校学术委员会制订《上海财经大学学术行为规范及管理规定》,规范全校教师的学术行为。同时,学校在教师考核、评奖、岗位聘用及职务聘任过程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三是强化思想学习,构建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首先,在新教师岗前培训过程中,强化师德师风教育,通过教书育人标兵事迹报告和优秀教学科研人员事迹报告会,激发新进青年教师的爱校敬业意识。其次,在教师年度暑期培训活动中,定期开展以师德师风为主题的教师轮训和讨论学习活动,组织教师确立师德观念,严格自警自律。同时,充分发挥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每年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中青年干部教师理论学习班和社会考察,通过为期半年的业余学习和实地考察,提高青年教师尤其是海归青年教师对国情的了解,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学校还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上海市和教育部组织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和高级专家研修班。通过学习有关原著和文件、专题报告、专题研讨及社会考察等多种形式,并结合自身思想、学习工作实际,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基本路线。

(责任编辑:王磊)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