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华东政法大学推进学生管理法治化

2018-01-05 来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收藏

  注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体系。以尊重和保护学生利益、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为重点,修订《学生管理办法》,推进学生管理法治化,构建管理育人长效机制。吸收、借鉴学生管理中的好办法,并将其纳入学校新规定、新办法,新增“班级事务民主管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等内容。实施分层分类管理,以《学生管理办法》为学生管理“根本法”,以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听证暂行规则、申诉处理规定和学籍管理规定等为“单行法”,完善“1+X”学生管理规范体系。

  坚持依章办事,增强管理实效。健全学生管理工作协同运行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细化工作流程。依托学生工作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学生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线上”办事流程设计确保学生管理严格依章办事、公开透明。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学生管理,奖学金评定、学生资助等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强化公示公布等环节,学生违纪处分重程序、重证据,完善听证、申诉等制度设计,保障学生权利。

  培育法治理念,营造法治氛围。将理想信念教育和法治理念培育有机结合,推进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法治理念培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职业发展教育、帮困资助等工作中,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明确学生权利义务,培养学生契约精神。组织法学名家讲座、法律工作者交流会、学术竞赛、模拟法庭竞赛等活动,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开展校园法治实践,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加强理论研究,推进成果转化。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牵头开展理论研究和工作指导,培养一支精于思政领域与法律问题研究的高素质教学研究队伍,提升辅导员队伍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发挥全国辅导员专题培训基地作用,开展学生管理法治化和诚信教育辅导员专题培训,将研究成果推广辐射。开展教育部人文社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上海市学校德育理论研究和决策咨文等课题研究,涉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法律问题、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相关法律及实务等,构建较为完善的研究方阵和研究体系。重视研究成果转化与落地,承担市教委“名师工作室”任务,为高校辅导员法治化教育管理的深化实践研究提供平台。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