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浙江省积极发挥教育优势全面服务经济“保稳促调”

2009-09-11收藏

  “保稳促调、转型升级”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浙江省教育系统积极响应、广泛动员,努力为转型升级服务。在年初的全省教育局长会议上,要求教育系统尤其是高等学校强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把服务转型升级作为现阶段的战略重点,着力解决高校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贴得不紧的问题。在上半年高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省教育厅要求高校按照“服务转型升级、提高育人质量”的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在服务转型升级中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去年11月6日,省委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省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后,省教育厅即召开工委会,研究提出了教育服务“三农”工作的七条措施。去年11月11日,省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保稳促调”有关工作后,省教育厅抓紧研究,拟定了2009―2010年总计45亿元的投资计划,提出了教育系统急需实施又能拉动内需的五个项目。

  浙江省委、省政府也十分重视教育服务社会的工作。今年以来,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省委宣传部长黄坤明、副省长郑继伟等先后到高校调研,听取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服务转型升级的情况汇报,要求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科技优势,不断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努力推动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

  去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省教育系统重点抓了以下几件事:

  一、积极引导高校服务基层、服务企业

  省教育厅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整合教育资源的优势,努力探索与地方政府共建合作载体、平台,支持和引导高校深入开展服务地方工作。

  一是组建产学研联盟。在2007年建立产学研联盟温岭工作站的基础上,去年省教育厅与台州市政府共建了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并遴选4名博士进驻。一年多来,省教育厅组织高校与台州9个县区举办了科技对接活动,省属高校与台州400多家企业开展了项目合作,高校到账经费3000多万元。去年,省教育厅与杭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下沙高教园区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战略合作。截至今年6月底,高校与开发区已开展了120多项科技合作。

  二是开展“百名博士下百家企业”专题活动。组织在杭16所高校的109名博士与下沙的百家企业进行结对,通过“下去一名博士、联系一家企业”,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7所高校与7家企业、8个项目开展合作实施,另有19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有15所高校与企业共建了14个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50个人才培训基地。

  三是开展“5111”校企专项对接活动。按照“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的要求,主动发挥全省高校的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帮助企业克服经济困难,度过发展难关。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动员和组织全省高校选派500名左右教授,开展10场对接活动,建立100个服务企业载体,服务1000家以上企业。目前,全省35所高校已在10个市开展专项对接活动,参加活动的专家达到800人以上,共建合作平台100多个,直接参与的企业800多家,受惠的企业2000余家。共达成合作意向800多个,达成合作协议300多个,合同资金达到5亿元以上。

  四是鼓励教师转化和转让科技成果。2008年全省高校接受企事业单位横向科研经费12.7亿元,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224项,签定技术转让合同405项。今年开始,省教育厅把教师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实际成效纳入教师职务评聘条件,引导高校教师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积极鼓励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及时申请国内外专利,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对于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产生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予以优先,同时充分认可教师在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二、努力为转型升级培养培训人才

  一是加大对农民和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全省有282所职业学校、543所乡镇城校被指定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2008年通过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49万人,通过农民转移技能培训培训农民57万人,通过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培训在企业务工的农民工43万人,通过预备劳动力培训培训毕业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3.62万人。

  二是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今年开始对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的城乡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中职教育免收学杂费,继续执行对就读省内农学类专业和农业种养技术专业的本省户籍学生免除学费政策。筹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加大农业高职类人才培养。通过“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在2008年通过成人高考招收100名农民进入高校学习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招收100名农民进入大学学习。

  三是加大培养高层次人才力度。2008年,全省研究生招生规模仅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3.6%,低于全国5%的平均水平。今年积极争取扩大研究生招生计划,省地方属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比上年有所增长。遴选建设30个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充分发挥省政府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作用,支持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实施科技推广项目。

  四是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到7月15日,全省已有14万名大学生在各类企业就业,成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资助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全省有30多所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还与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合作在10所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实验园。对从事电子商务(网店)并且经营达到一定标准的毕业生,认定为自主创业,以示鼓励和支持。

  三、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调整学科专业

  为进一步增强服务“转型升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浙江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启动了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工作,要求各高校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实际需求出发,立足学校办学基础、优势与特色,认真做好2009―2020年学校专业发展规划,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专业增设与调整的需求动力和宏观导向。

  一是鼓励增设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专业。按照省政府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及推动港航强省建设的部署,引导高校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重点培育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等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直接相关的学科专业,鼓励增设涉海类专业,加大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密切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建设力度。今年在增列高校重点学科时,理工类重点支持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海洋、资源与环境、医学与生命科学、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专业;人文社科类重点学科遴选与金融、创意、信息、咨询、物流、旅游、会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

  二是积极培育和增设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鼓励各高校在增设新专业布点的同时,整合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培育和增设跨学科专业点,创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所需的新专业。

  三是大力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型专业。对于今年新增列的20个“重中之重”学科,明确要求各高校努力将之建设成为各个领域产学研结合的龙头,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引导高职高专类学校依据当地产业的要求,重点围绕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的总体布局,调整完善专业结构,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推动地方产业的集群化。大力加强中职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立足当地传统产业,打造一批服务地方经济、推动产业发展的专门化专业。

  四是加大农科类学科和专业建设力度。对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涉农专业进行调查和分析,在专业学科建设上作适当的倾斜。

  四、抓紧实施扩大内需教育项目

  全省通过加快实施教育建设项目,积极发挥教育对需求的带动作用。

  (一)积极争取并落实中央、省新增投资项目。经积极争取,中央在“扩内需”投资计划中安排浙江省投资教育项目57个(中职项目17个,初中项目40个),总投资5259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万元,地方投资45428万元。到6月底,已开工项目52个,其中已竣工项目9个,建筑面积43827平方米;正在施工(采购)项目41个,建筑面积174809平方米。中央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均已全部到位。

  (二)启动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从2009年开始,全省计划用4年时间,建设改造乡镇中心幼儿园845所,建筑面积197.04万平方米,添置设备6.8万台(套),总投资30.7亿元。截至6月底,已开工建设154所,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2亿元。

  (三)启动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维修改造工程。计划从2009年开始,用2年时间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维修改造工程。全省共有维修改造项目1056个,总建筑面积107.7万平方米,总投资4.2亿元。截至2009年6月底,已有300个项目开工建设,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已完成投资7895万元,竣工面积7.1万平方米。

  (四)实施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工程。从2008年开始,计划用2年时间实施小规模小学调整改造工作,全省保留的农村小规模学校280所,改造项目866个,计划投资10777.8万元;并入的农村小规模学校296所,改造项目817个,计划投资100369万元。截至2009年6月底,保留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改造项目已完成664个、正在实施项目126个,完成投资9673.2万元;并入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项目已完成599个,正在实施项目173个、完成投资 91936万元。

  (五)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计划支持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等7所学校的10个特殊教育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3.02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4710.6万元。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3338万元,其中已竣工(完成)项目4个,竣工面积7289平方米。

  (六)实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在2008年全省安排10所中小学实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全省再安排11所中小学实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试点工作,计划总投资1579.5万元,其中中央安排专项补助1200万元。

  (七)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去年全面排查中小学校舍安全并启动整改的基础上,今年根据国务院要求,用3年时间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目标是通过开展抗震加固、提高中小学综合防灾能力,使中小学校校舍达到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八)实施高校基本建设项目。今年全省高校在校生数将达88万人,高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设施趋于紧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正常办学不受影响,我们拟根据建设项目内容,按照轻重缓急,在控制负债规模、平衡资金来源的前提下,分类启动实施若干高校基本建设项目。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