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围绕“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充分而又优质的学前教育”的目标理念,以“嫁接办园”为核心理念,积极推进名园集团化战略,先后推出“名园+新园、名园+弱园、名园+民园、名园+农园”等模式。在此基础上,去年下半年,下城学前教育在区域教育生态理论指引下,继续拓展名园集团办园思路,大胆实践“名园+街园”的组合,将集团化办园的福祉惠及到全区街道办幼儿园,全面提升街道办幼儿园的办学质量,促进区域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一、政府介入,推动嫁接联姻
为破解街道办幼儿园在办学理念、师资培养、品牌建设、质量监测、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瓶颈问题,由区委、区政府牵头,区教育局和各街道经过多次研讨、磋商,达成合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共识。在新模式孕育过程中,区四套班子领导先后多次带队走访相关街道及幼儿园,对街道办幼儿园的规划、归属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并以创建“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区”为动力,积极探索加快街道办幼儿园发展思路,推出“名园+街园”集团化办园新模式,将四所街道办幼儿园纳入名园集团化运作轨道,以公办领衔园为核心,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确保投入,优化办园条件
区政府制定相关文件,按照学前教育“谁主办、谁负责、谁投入”的原则,规定各街道对下属幼儿园按照每年每班不低于3万元的标准给予经费投入,用于改善办园条件和教师培养,并由每个街道配备专职人员分管学前教育。下城区人民政府督导室将对经费等投入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并纳入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同时,教育局每年对街道办幼儿园按照公办园标准下拨生均公用经费,实现生均经费全覆盖,保证街道办幼儿园在确保经费的前提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名园引领,共创品质教育
积极发挥公办领衔园的示范辐射作用,输出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实现师资、管理、服务等资源共享。公办领衔园以“尊重互通、按需指导”为原则,对街道办园进行全程、全员、全面地指导,带动街道办幼儿园在最短的时间内盘活现有的教育资源,汲取母体营养,打造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发展共同体,加快了街办园的发展步伐,提升了街办园的教育品质。
四、区域推进,涵养师资队伍
创新教师培养机制,开展“主粮+杂粮”知识培训、梯级名师培养工程、名师共享制度等工作,促进街道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精神成长。同时,区教育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加强街道办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实施办法,设立专项培训经费10万元,建立教学支持机制、队伍培养机制、教育评比机制、成长激励机制和互动网管理机制五大机制,从区域层面推进街道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为街道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五、联合招生,破解入园难题
拓展、整合名园集团内部优质教育资源,在调研、磋商的基础上联合开展招生,努力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幼儿园”的目标。当公办领衔园出现招生爆满现象时,可向集团内部的其他街办园进行合理分流与调剂。一方面,能有效缓解公办领衔园过热的招生压力,同时也为街办园争取更多的生源,从而实现招生问题上的互补与共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