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浙江省扎实实施“爱心营养餐工程”
促进每一个农村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2011-11-23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收藏

  为改善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水平,提高学生的素质,浙江省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为农村中小学低收入家庭子女(包括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以及低收入家庭条件子女)提供每周2至3餐荤素搭配、营养合理的营养餐。据统计,2005年—2011年,全省共投入资金6.8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安排4.1亿元,全省259万人次学生吃上了“爱心营养餐”。

  爱心营养餐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营养结构,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据全省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浙江省学生营养不良率检出进一步下降,基本没有重度营养不良。2010年学生营养不良率25.36%,低于2005年的31.32%;其中乡村学生为25.62%,显著低于2005年的32.79%。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3项指标均值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1.04 cm、1.67 kg和0.99 cm。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爱心营养餐工程落到实处。2005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实施办法》,对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助形式、就餐方式、资金管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2006年,省政府将爱心营养餐列入当年为民办实事“十件实事”之一,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重点督促检查。各地按照省里的要求,细化具体实施办法,落实专项资金,认真做好营养餐享受对象界定和日常供应工作。省教育厅加强业务指导,加大对各地实施情况的督查工作,将营养餐工程开展情况列入对市县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对营养餐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营养餐提供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各地教育局建立了督查考核制度,将爱心营养餐工程的实施工作,列入学校、校长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二是落实资金保障。实施爱心营养餐所需资金全部由财政保障,根据享受人数和应资助金额在编制年度财政预算时足额安排。省财政建立专项资金,对一类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二类地区(经济条件一般地区)分别按70%、50%的比例给予补助,三类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由各市、县(市、区)自行安排。从2005年秋季入学开始,学校每周对受资助学生免费提供2至3餐的营养加餐,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周5元。2009年秋季开始对营养餐资助标准进行了调整,从原来的每生每年200元提高到350元。各校严格执行“一餐一公布、一周一汇总、一月一清算”制度,确保了专款专用。同时,实行定点采购、批发采购,努力使营养餐资金效益最大化。

  三是实行阳光操作。为了做到“应保尽保”、“公平公正”的目标,各地根据省规定的资助对象每年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认真、准确界定爱心营养餐享受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各校建立了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学校向列入资助范围的学生发放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营养餐券,学生凭券免费用餐,学校按收到的营养餐券总额申请财政拨款。各地还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爱心营养餐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并对享受学生的家庭名单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同时建立举报制度,接受学生及家长的投诉和社会监督。

  四是改善供应条件。为改善学校食堂设施,同时也为开展营养餐工作创造条件,2005年开始,全省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3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食堂、宿舍282万平方米,使农村中小学生均食堂面积达到1平方米,做到实用、卫生、清洁,达到卫生部门规定的基本要求,投入资金达25.6亿元。2008—2009年全省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改造工程,通过改建、撤并方式,改善边远山区学生就学生活条件,2年内共投入11亿元。

  五是保证卫生安全。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落实《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并出台了《浙江省学校食品安全十必须》等规章制度,禁止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切实加强营养餐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严把食品采购,选择“放心店”、“示范店”作为定点摊位购买货物,大宗食品实行统一定点采购,确保货源质量;规范烹制环节,完善食堂卫生制度,营养餐样菜实行24小时留样观察,确保营养餐烹制过程安全、卫生、有序;营养餐趁热分发,学生就餐实行一人一份,分餐食用。各校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食品采购、烹制、炊具消毒、用水等环节的卫生监督管理。建立食物中毒和疫情、病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到及时处置,保证学生健康安全和学校稳定。

  六是严把营养关。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充营养是“实施爱心营养餐”的初衷和主旨。各地各校向管理要效益、要营养。坚持菜单公布原则,增加透明度,学校在每学期初制定每周爱心营养餐的开设时间表和菜单,以书面形式及时向学生、家长公布,并报教育局备案,落实荤素搭配标准,提高营养价值。坚持公开运作,爱心营养餐从购菜、烧菜到分菜,至少两人以上同时参与,并及时公布菜价,让学生明明白白、实实惠惠吃上营养餐。规定学校不得为图方便,以火腿肠、松花蛋、咸鸭蛋来替代营养餐,让学生享受到“数量足、味道好、质量高” 的爱心营养餐。各地还创造性地推广应用了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如丽水市实行了标准菜谱制度,结合当地各季节蔬菜品种变化研究制定了20道标准菜谱,中小学校根据标准菜谱制定和实施营养餐供应计划,做到搭配合理科学,提高质量水平。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