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红船精神领航,系统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与校园育人深度融合,依托系统谋划、课堂渗透、环境浸润、艺术升华,驱动品牌建设、思政提升、德技并修、文化传承,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红色根脉”守护者、“大国工匠”生力军。
以红船精神引领育人,让校园文化品牌“实”起来。发挥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红船精神育人功能,以校园红色文化品牌打造工程为核心,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精神家园、怡人公园、美育乐园、工匠学园和数字花园“五园”融合发展,打造融“五园”为一体的文化校园,形成“红色文化为育人底色、红船工匠文化为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各二级学院依据自身实际与专业群特点,将红船精神融入“一院一品”品牌创建与培育活动中,强化技能特色,在吸收融合优秀的行业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基础上,打造出专业化、特色化的文化品牌。相继打造出航空与轨道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红船心动力智造新时代”、现代农业学院的“红船领航勤禾铸魂智慧发展”、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e路初心”、文化与旅游学院的“文旅融合红船铸魂”等,“1+N”校园文化品牌体系逐渐成形。
以红船精神融入课堂,让校园文化“活”起来。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立体推进“红船工匠”大思政育人格局,突出“红船味”,开设《红船精神》思政必修课,完善新形态教材和案例手册,建成《红船精神》在线精品课程,丰富课程资源。建设红船精神专题学习网站,制作微课、短视频等网络学习资源,开发“多元融合、开放共享”课程思政资源库,完成8个子库开发,1300多个资源建设,以“红船铸魂、工匠塑形”为核心,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强化红船精神实践教学资源库和育人团队建设,创新开展“重走一大路”“幸福101”等红色研学项目,其中“幸福101”红色研学项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职时调研嘉兴城乡统筹工作乘坐的公交车沿线红色资源为依托,结合“观、寻、讲、演”四位一体模式,设计“学党史·红船启航时”“忆禾城·穿越千古年”“寻印记·一起话共富”三条研学线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牵头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区域建设联盟,组建“红船在我心中”课程团队,围绕“一条小船”“一束稻谷”“一把剪刀”“一个乡村”开展“四个一”红色研学,深耕研学基地内涵文化建设。
以红船精神浸润环境,让校园文化“红”起来。推动红船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进公寓,建设教学楼、办公楼红色文化园,联动精神谱系长廊、初心广场、启航大道等红色地标,以“红船铸魂、立德树人”为核心打造标志性红色景观,以石刻、铭牌、道旗等强化公共区域的红色文化内涵,打造红色文化风景线。深入挖掘校内外红色资源,形成线下线上融合阵地,用好后浪文化园、启心林等活动阵地,通过红色视频展播、主题展览、系列活动,立体打造红色文化交流阵地。以图书馆“红帆书屋”为中心,在教师发展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明德书院等建设18个开放式的“阅读能量加油站”,放置红色经典书籍1.5万余册,视听资料3.96万小时,形成“一中心、多站点”的红色文化立体化校园阅读矩阵。用好校园媒体多维矩阵,设立“红船启航”专栏,加强网络阵地建设,让红色文化多元呈现,有机融入学校“大思政”育人格局,增强红船精神育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以红船精神渲染艺术,让校园文化“潮”起来。构建“高水平艺术团、艺术类社团、艺术兴趣小组”三级学生艺术团队,创新设计一批校园主题演出、艺术展演等精品文化活动,形成红色文化艺术活动矩阵。举办“红色故事大赛”“七个一”红色阅读、“红船杯”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师生共读共话《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活动,激发青年学子的创新潜能释放,驱动红色主题创意作品孵化,形成“价值引领—艺术实践—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注重传承南湖红船、大运河、马家浜、嘉兴子城等地域历史文化,支持师生创作融入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嘉职辨识度的艺术精品,依托校企合作、师生共创等形式,制作出《一生信仰一世初心》《扶贫路上》等一批优秀原创情景剧,创作《请回答7—408》《相信光,成为光》等一批优秀“微”作品,以可视化、图解、动漫等多形式传递红色文化,增强思想引领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