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充分发挥国家资助体系作用,教育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强自立,勤俭节约,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励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好学上进、和谐安定的校园环境。2008年3月,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团省委组织开展全省大学生“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演讲比赛活动。
各高校高度重视,积极宣传发动和精心组织,广大学生踊跃参与。经过激烈的校内预赛和高校分区半决赛,5月31日,22所高校的49名优秀选手在合肥工业大学参加了全省统一决赛。
选手们结合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切身体验,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对“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这一主题的理解和实践。“国家助学金给了我一双腾飞的翅膀”、“张开自强的翅膀,让梦想展翅飞翔”、“沉重的翅膀也能飞翔”反映了国家资助政策给贫困大学生的有力支持;“感恩知荣,报效祖国”、“饮水思源,报效祖国”、“祖国,我用这样的爱回报您”、“在感恩中励志成才,在自强中报效祖国”表达了贫困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资助的感恩之心和报答之志;“行健不息须自强”、“感恩自强 责任”、“栋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80后,你的名字叫自强”、“80后的誓言”、“我们这一代”展示了新一代大学生的自信与自强。
演讲中既有激昂慷慨的陈词和铿锵有力的誓言,也有娓娓动听的讲述和充满深情的表白,一个个哀而不伤的动人故事,反映了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曲折坎坷的奋斗历程和永不气馁的坚定决心,给现场的听众以极大的心灵震撼,许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历时3个月的演讲赛在全省高校大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同学表示,这些参赛的选手,我们平时只知道他们是我们身边品学兼优、热情乐观的同学,没想到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这么曲折的奋斗经历,他们的故事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和教育,使我们进一步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责任和奉献。每个人都不能选择出身和环境,但却可以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彰显人性的尊严和价值。
许多参赛选手表示,这次参赛经历也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家实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更加自觉地刻苦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以优良的学习、工作成绩回报今天得到的资助。
许多聆听演讲的教师也纷纷表示,以前,社会上对80后、90后的一代人存在一定偏见和误解,认为他们过于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脆弱,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但是,这次在反对藏独分子破坏奥运圣火传递和反华分子辱华言论的爱国行动中,青年一代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热情令人十分感动。在这次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行动中,青少年学生积极捐款捐物,踊跃献血募捐,许多青年学生还组成志愿者队伍,直接参加抗震救灾行动。特别是灾区的中小学生在灾难发生时表现了友爱互助、坚强勇敢的精神,令人动容。参加演讲赛的大学生们,虽然是在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但是他们身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感恩回报的良好品质。这些使我们看到青年一代热爱祖国、团结友爱、不畏困难、坚强勇敢、富有责任心的高尚品质。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更加和谐!
省教育厅希望全省大学生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自觉确立发奋成才的奋斗目标,把个人理想与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胸怀大志,正视困难,乐观向上,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党和人民的教育和培养,将来以出色的才华和创造性的劳动担负起建设家乡、报效国家的历史重任。
同时要求各高校通过这项活动,从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资助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切实加强领导,保证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要把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关心学生,育人为本,努力把育才和育人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才。
决赛结束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团省委领导同志向为优秀个人和集体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牌。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