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实施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即到“十一五”末,建设100所高校,大学生规模达到100万。实施“双百工程”,极大地激发了全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全省高校振奋精神、科学谋划,创新思路、挖掘潜力,推动了“双百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办学层次明显提升。
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全省通过改制、升格,成立了3所本科学校,1所专科学校,分别为:安徽教育学院改制为合肥师范学院、蚌埠学院完成筹建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池州学院,成立了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2007年,全省新成立4所高职院校,分别为:民办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民办绿海商务职业学院、民办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此外,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待教育部备案4所职业学院,分别为:徽商职业学院、民办安徽旅游职业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目前,全省高校93所,其中,本科高校30所,高职院校63所。另有本科独立学院10所。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层次结构更加合理。
2007年,全省共招收研究生10157人,在学研究生达2.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46%和12.08%。全省普通高校共招收本专科学生25.5万人,比上年增长13.97%。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73.1万人,比上年增长10.07%。加上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14.8万人、自考在学学生近10万人,目前,全省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已达118万人,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9.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高校办学质量也不断提高。2007年,新增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成功申报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5个特色专业。首次评审了省级规划教材,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遴选了130门省级精品课程(其中本科课程118门,高职课程18门),11门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有3门高职课程,实现了零的突破。安徽大学“211工程”二期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8所高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跻身第二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行列。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数量发展向质量提高内涵提升转变。加强了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建设管理,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控制部分公共事业、文化教育、管理类专业招生,增加了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工科类、技术类特别是制造大类专业,适应工业强省对技能紧缺人才的需求。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对11所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加强了管理,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被评为第三批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以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加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框架。开展了第二批省级高职高专教改示范专业评选,评选了19个示范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积极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融合的新机制,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省理工科等应用型学科招生计划所占比重,本科为56.1%、高职高专为60.8%,分别比上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从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定位、学校布局、普及程度以及学科专业结构等多方面看,初步形成了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格局。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