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以实施闽台高校“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动闽台高校在教育交流合作规模、内容、层次上取得新突破,形成鲜明的闽台合作和校企合作特色。
一是紧紧瞄准产业急需这一关键,着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围绕我省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在制造业、电子通讯业、建筑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等紧缺人才培养领域与台湾职业院校和台资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特别是注重引进台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确保每个项目的专业课程有1/3为台湾高校引进的优质课程,台湾高校教师承担的专业课不少于1/4,有效推进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三年来,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27所高校与台湾世新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37所高校及75家台资企业,在产业发展急需的97个专业联合培养了1.4万名人才。
二是紧紧突出实践教学这一重点,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实行“产、学、研、用”四位一体,以福建高校、台湾高校、台资企业三方合作的形式,联合组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库建设,联合开展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走出了校、校、企三方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新路子。福建省采取本科生“3+1”、专科生“2.5+0.5”的分段对接方式,共选派544名学生到台湾高校交流学习。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台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工作,不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有明显提高,取得了相关职业技能国际证照,受到用人的单位青睐。
三是紧紧把握“为我所用”这一基调,着力提升两岸教育共享度。采取以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为依托,通过共同研发课程、合作编写教材,共享、共建“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师资培训基地”,高校教师互派互访等方式,努力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互补。目前厦门理工学院已与铭传大学、中央大学等台湾高校,以及台湾资策会等国际教育机构联合创办“数字创意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合作创办“海峡旅游学院”。共同编写教材80余本,已出版20本。聘请百余名台湾教师来闽授课,选派专业教师赴台学习交流、到台资企业顶岗实践等,学习借鉴台湾高职教育先进的教学方法;实施“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规划”(2009-2012年),对全省高职院校3000余名管理干部、专业教师进行分类培训,多形式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此外,每个项目高校建立健全学生赴台期间的各项教育管理制度,派出专任教师随班赴台,与闽台学生同吃同住,增进两岸师生的了解和友谊。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