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学校引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竹藤编”,聘请“竹藤编”项目传承大师以及十几名行业专家,与专任教师一道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德育要求编写地方特色德育教材《安溪县非遗竹藤编技艺传承德育教本》,在深入挖掘其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建设与文化育人的深度融合。成立“竹藤编技艺传习所”,建有竹藤编技艺陈列室、竹藤编工艺展览室,成立大师工作室,开设竹藤编技艺传承班,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带动安溪竹藤编工艺产业的发展。建设竹藤编工艺文化长廊,按照竹藤编、藤铁工艺、家居工艺等三个分段,图文并茂地展示安溪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非凡创造力。
发挥劳模引领作用。学校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对学生思想的示引领作用,推动学校德育载体内容创新。校企合作,在学校创建安溪家居文化产业劳模创新工作基地,聚集劳模和各行业精英,建立稳定的工作团队。学校成立藤铁工艺创新等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劳模带领全校师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为企业研发新产品。建立校外劳模实践基地,学校师生进入劳模所在企业进行技能实践,感知劳模工作环境,切身体悟“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探索劳模传、帮、带的实践育人新路。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学校挖掘茶乡、侨乡的深厚底蕴,融职场文化、专业文化、道德文化为一体,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构建职场型环境文化,把企业制度引入学校管理,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推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使“践行劳模美、共圆中国梦”成为校园文化主旋律。提振茶文化领衔的专业文化,引导各专业将学生课堂变成手脑并用的劳动课堂,系统掌握茶叶初制、拼配、烘焙等多种专业技艺,形成以“爱专业、爱学习、爱劳动”为主旨的文化氛围。以社团为依托,开展“我与父母换位思考”感恩主题班会、“孝敬父母”主题班会设计比赛、道德讲堂活动、“茶都颂?海峡情”文艺晚会等,让学生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