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教育部的工作要求,江苏省教育厅把教育援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迅速成立了对口支援新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厅领导于今年4月分别参加江苏省党政代表团、省政府考察团赴疆考察调研,听取了受援地区党政和教育部门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学校、企业和农村,对受援地区总体情况和教育工作情况作了调研和了解。近日,省教育厅进一步明确对口援疆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七项重要措施,确保实施好各项教育援疆任务。
一是培养优化“双语”教师队伍。采取在疆培训为主、来苏培训为辅的方式帮助受援地区培养“双语”教学骨干教师队伍。依托江苏省师范院校的教学力量,在受援地建立教师培训基地,面向当地35岁以下不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少数民族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的全员培训。继续招收受援地区初中毕业生来江苏省就读五年制师范专业。加大教师支教力度,鼓励青年志愿者赴疆支教服务。
二是提高当地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江苏省教育优质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举办培训班、干部挂职、教师和学生支教、名师讲学等多种方式,切实帮助受援地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
三是着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受援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双语幼儿园、双语寄宿制中小学。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实习基地。帮助受援地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双语远程教育设施设备的“班班通”,实现“新疆远程教育网”直播课堂进教室,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研究开发并在受援地推广应用电脑双语互动教学系统,免费赠送江苏省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光盘,显著提高受援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
四是加快发展当地中等职业教育。着力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扶持建设符合新疆区域经济和产业需求的示范性专业和特色专业。努力提高当地中职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选派全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赴疆支教,接受当地职业学校教师到江苏省职业院校挂职、进修。强化培训双语双师型教师,提升当地中职专任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特别是注意吸收和培养一批当地的能工巧匠成为双语教师,努力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手工艺品接班人。举办面向对口支援县市的中职班,接受并资助学生来江苏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对学业期满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安排在江苏省就业。
五是适当扩大内地新疆高中班、中职班的办学规模和省属高校对口新疆招生力度。继续采取措施,扩大招收民考汉和双语班学生规模,提高理工类院校、新疆艰苦专业和当地急需专业的招生比例,采取定向培养方式,重点扩大石油化工、煤炭等艰苦专业以及师范、医药卫生等新疆急需专业的招生计划。
六是制定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扶持政策。在江苏省就业岗位中,对受援地区的大学毕业生,优先列为推荐就业对象,优先安排工作岗位。鼓励支持省内各级各类企业,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业、精细化工、牧业、畜牧业和生物制药等新疆对口行业,有重点地招聘受援地区的高校和中职毕业生。
七是建立对口支援捐资助学长效机制。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汇聚爱心,构建对口支援捐资助学的长效机制。设立受援地区困难学生资助基金,对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用于高中阶段困难学生的奖、助学金和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奖、助学金。
省教育厅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必须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口援疆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厚的民族感情、务实的合作精神,全力把对口支援这件大事办实办好,为加快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