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山东经济学院大学生诚信教育突出特色注重实效

2008-10-29收藏

  10月6日是山东经济学院2008级新生军训后第一次上课,许多同学没想到入学的第一课是接受诚信教育,该校自编教材、列为学生必修课的《大学生诚信修养概论》课在新生中全面开讲。刚刚走出课堂的该校国际贸易学院国际商务专业新生张衍斌兴奋地说:“教授、博士给我们讲‘诚信’,古今中外,引经据典,有理论有实例,听起来来劲,更受启发和教育。”

  诚信教育是山东经济学院的品牌教育之一,多年来,学校针对本校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经济、财会工作的特点,始终把开展诚信教育放在突出位置。2008年,学校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诚信教育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开展了诚信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编写出版了全国高校第一本体系完整的诚信教育教材。确定自2008级新生起,将诚信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大学生必修课,计1个学分,组织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兼职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诚信课教学队伍,这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校党委书记张体勤教授表示,“诚信教育只有进教材、进课堂,才能增强教育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丰富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达到用诚信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目的。”

  为推进诚信教育进课堂,学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组成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授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在内的教材编写小组,深入探索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于2008年8月出版了26万字的我国高校第一本系统的诚信教材。该教材共分10章,系统阐述了诚信的基本概述、诚信的社会价值,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现状,提出了大学生诚信修养的原则、方法和学习诚信、交往诚信、择业诚信的要求,明确了大学生诚信修养的保障机制,并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诚信修养的案例。

  为提高诚信教学质量,学校加强了诚信教学师资力量的选配工作。诚信教学队伍由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教授、副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骨干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干部共60人组成,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占全部授课人员的45%,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诚信教学力量。

  诚信教学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共分6讲,每讲成立一个教学组,每组由两个教授担任责任主讲,统一组织全组人员备课。在暑期近两个月的集体备课中,各组经过反复讨论修改,组织试讲,形成了统一的教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高起点授课奠定了基础。

  为确保诚信教学效果,学校注重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力求形成一整套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一是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每一讲都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强调把专题讲授、案例教学、举办名师讲座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改革考核方法,探索把诚信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日常诚信表现相结合,学生诚信理论知识水平与学生诚信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方法,促进学生诚信知与行的结合。四是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把诚信课堂教学与课外诚信活动相结合,通过组织诚信宣誓,签订诚信责任书,开展诚信文化活动等形式,形成了强烈的诚信校园氛围,以促进学生对诚信理论教学的理解与实践,形成学生高尚的诚信境界。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