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山东省德州学院坚持“五注重五强化”着力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2011-08-24 来源:中共山东省高校工委收藏

  德州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五注重五强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求创新、重责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一、注重理念引领,强化工作的导向性。一是做到科学的理念和人性化的运作相结合、规范的制度和宽松的环境相结合、严谨的管理与细致的教育相结合,努力提升工作高度。二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严格把握工作尺度。三是实现为人与为学、自律与他律、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整合,不断拓展工作广度。

  二、注重队伍建设,强化工作的基础性。一是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出台《辅导员工作条例》、《大学生思政工作教师职称晋升量化评价办法》,职务可晋升到正处级,职称评审单列指标,强化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稳定了辅导员队伍。二是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双师型辅导员数量与比例,鼓励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建立了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脱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三是加强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建设。出台《名师辅导员工程实施办法》,设立学生工作专项课题,鼓励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促进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提升专业素养。

  三、注重制度建设,强化工作的长效性。一是科学制定制度。出台《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办法》,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教育学分涵盖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及自选活动等考核项目。二是严格执行制度。对个人申报、辅导员审核、系级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等环节,构建以系为主体,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与反馈跟踪的工作机制,强化综合教育学分管理评定系统。三是实施成效显著。对学生实行分阶段、分步骤的培养模式,即入学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平时加强公民素质教育,毕业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公民素质教育课等课程,提高了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学生明确了发展目标,提升了公民素质,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四、注重方法创新,强化工作的针对性。一是搭建新平台。面向在校生招聘校内事务助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探索实施学生导师制,按照“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生活向导、职业指导”的思路,实施个性化培养。二是运用新媒介。实施“红网工程”,全员、全程、全域地做好网络舆情收集分析等工作,发挥手机传媒优势,每周免费向学生发送三期《德院青年手机时讯》。

  五、注重环境优化,强化工作的系统性。一是优化理论教育环境。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心理困惑和学业迷惑,出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题课实施办法》,确定系列理论专题,由校领导和学工部等部门负责人授课。二是优化参与管理环境。完善学生咨询服务大厅运作机制,健全校领导接访制度,实现学校各部门一站式咨询办公,使其成为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与学生沟通的重要平台。三是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坚持明是非、重责任,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涌现出以学生朱芝丽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坚持厚基础、高素质,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连续多年超过30%;坚持强实践、求创新,增设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有价值的科技文化创新活动。近三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技文化创新竞赛奖励65项,其中一等奖18项,在“挑战杯”竞赛中连续获得国家级奖励。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