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山东省潍坊市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2024-05-22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收藏

  山东省潍坊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要求,以承担信息化教学、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等3项国家级试点为契机,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努力探索塑造区域教育发展新优势。

  统筹规划,构建数字化转型保障体系。将教育数字化纳入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战略工程,连续四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并作为教育局长“一把手”工程。成立市、县、镇、校四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教育数字化工作专班,在全市中小学建立校长担任首席教育信息官(CIO)制度,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机制。先后出台《潍坊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潍坊市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方案(2023—2025)》《潍坊市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等文件,为整体性推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赋能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制度基础。深化评价结果应用,将学生数字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特长学生录取,将教师数字化成果纳入市优秀教学成果奖表彰范围,将区域数字化建设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综合督导,着力构建学生、教师、学校和区域四类教育数字化评价和激励机制。

  夯实基座,支撑学习环境智能升级。建设教育云平台,基于教育治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惠民服务四大功能,汇集国家、省、市级40余个平台系统,新建24个应用系统,一站式服务全市师生和家长,搭建起区域教育数字化应用基座。建构教育大资源服务体系,汇聚和整合全链条、全学科优质数字资源,坚持五育并举,架构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优质资源服务体系,已汇集开放教育资源7802万件,优课21万节;自主建设具有区域特色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微课1.3万节,全部配备“潍云学”二维码,实现学生扫码即用。实施智慧校园普及应用工程,从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环境等方面全力推动学习环境优化,满足师生泛在学习需求,已建成智慧校园538个、示范校73个。

  因材施教,引领教与学模式变革。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基于数字化开展精准教学、混合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游戏化学习等5大类24个新型教与学模式研究与实践,56处学校、33名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的“领头羊”。创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面向教师教学教研、学生自主学习、家校协同育人等领域,形成以“用、改、创”为核心理念的国家平台应用模式,区域典型做法入选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十大创新案例”。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建设应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1578个,在19处乡村学校开展数字赋能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试点工作,有效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搭建平台,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制定《潍坊市中小学校长数字化领导力标准》,为新时代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实践、培训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教师数据素养提升工程,高标准完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市中小学教师普及性利用数字化工具与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教研、培训等,两年培训教师近4万名。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建设网上“教师之家”等人工智能平台,明确10项试点任务,制定新时代校长、教师人工智能素养能力模型和指标体系,着力提升全市校长、教师数字意识、数字思维和数字能力。

  数字赋能,服务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以培育学生数字素养为重点,夯实信息科技学科主阵地,组织编写《信息科技教师参考手册》,开足开齐开好相关课程,探索构建“普及型+特色型+竞赛型”课程体系。实施信息学类拔尖创新学生一体化培养工程,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普及编程教育和人工智能常识教育。强化学生数字学习体验,吸引社会投资3.48亿元,全市15个县市区全部建成人工智能学习体验公共中心,开发课程300余门,为学生提供体验式、沉浸式等面向未来的学习新场景。组织开展全市学生数字嘉年华活动、全市编程创意大赛等。创新数字化学习工具应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适应学习环境,全方位记录个体学习数据,通过信息跟踪挖掘、数字回溯分析等描绘学习轨迹,形成个性化知识图谱,生成学生“成长画像”,赋能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数据驱动,推动教育治理提质增效。制定《潍坊市教育数据管理办法(试行)》《潍坊教育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标准、数据管理,汇集近1.2亿条数据,实现区域“数出一门、一数一源”,打通教育数据“孤岛”。加强数据应用研究,建成潍坊市教育大数据中心,制定《潍坊市学校教育数据研究中心建设标准(试行)》,形成潍坊未来教育大数据研究院、8处教育大数据研究基地、111个学校教育数据研究中心为一体的数据研究体系,为教育数据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重塑教育治理流程,建设“潍坊教育数据大脑”,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思路,开展对招生入学、教师管理、教育督导、评估监测、学校建设、校园安全、惠民服务、数字化等数据的建模分析和趋势研判,推动高频教育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证明”“全程网办”“一件事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满意度。

(责任编辑:刘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