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河南省光山县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0-11-09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收藏

河南省光山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出发点,坚持“资源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发展,条件同步改善,质量整体提高”的工作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管理,推进了义务教育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县”、“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县”、“河南省两基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等荣誉称号,并确定为河南省学前教育试点县、信阳市首批均衡教育试点县。

一、以布局调整为契机,实现基础教育设施的相对均衡。该县把学校布局调整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来抓,合理规划与配置教育资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布局调整,优化结构,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在布局上做到“四调”:一是调大规模,调整后的乡镇中心小学达到3轨以上,中心村完全小学达到2轨以上。二是调优布局,保留的中小学校交通环境便利,方便学生上学。三是调全功能,整合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别,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四是调美环境,科学统筹规划校园,达到净化、绿化、美化。“四调”后全县共保留成建制小学169所,其它小学全部办成了教学点。为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该县积极创造条件在全县农村小学创办寄宿制学校,目前已创办寄宿制学校50多所,住宿生达3.2万人。

二、以全面创建为抓手,实现办学条件的相对均衡。该县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规范化学校创建活动的意见》,建立了科学高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创建规范性学校作为学校校长任期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实施危房改造、课桌凳更新、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校校通等工程,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目前,全县中心小学、初中均建有基本标准的运动场,教学仪器、音体美劳器材、电教设备均基本达到省定二类以上标准。义务教育阶段345所学校都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全县所有乡镇驻地中心小学、中心初中与县城学校办学条件没有差别。

三、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实现师资力量的相对均衡。一是加强队伍管理提质量促均衡。改革教师管理机制,全面试行教职工聘用制和新进教师准入制度。创新校长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校长岗位聘用制、目标考核制、城乡交流制。合理推行校长职级制,对校长进行职级评定,并依据评定结果对一、二级校长每年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对连续两年评定得分为末位以及连续两年被一票否决的校长,责令其引咎辞职。二是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提质量促均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偏远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农村偏远学校实行资金倾斜、设备配备倾斜、教师配备倾斜,全力扶持农村学校。建立轮流支教制度、乡镇中心小学校长包校制度、送课下乡制度,并每年选拔200余名优秀教师送教下乡,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三是强化内涵发展提质量促均衡。举办“基础教育论坛”,邀请国内教育界知名学者讲学,有效拓展了管理人员的眼界,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四、以实施扶贫助学工程为重点,确保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平等。该县大力实施扶贫助学工程,设立司马光教育基金会,下设“胡煦师范奖、司马光学子奖、邓颖超助学奖”三奖项,用于奖教助学,目前基金已达400多万元,仅2009年教师节就发放奖金15.6万元。此外,还通过建立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开展资助贫困生活动、着力做好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等措施,不断完善助残、帮弱、解困制度,确保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责任编辑:陈思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