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郑州轻工业学院以“四个驱动”
实现“四个突破”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2012-01-10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收藏

  郑州轻工业学院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以“四个驱动” 实现“四个突破”,更加科学、更加务实、更加有效地谋划学校的发展,增强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

  一、实施人才核心驱动,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批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郑州轻工业学院

  与全国其他132所高校成功入选,迎来了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遇。首先,学校将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为契机,以16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为依托,以21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为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资源、加大校企联合培养力度、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出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的卓越人才。其次,要在用人才、靠人才等方面强化理念、付诸实践,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把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作为学校建设的重点。目前,学校拥有双聘院士3人,省级特聘教授、国管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高水平人员100多人。

  二、实施学科核心驱动,努力实现办学层次的新突破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学科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设有52个本科专业,63个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院士工作站,形成了全日制招生、工程硕士、同等学历和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联合培养博士等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特别是2009年11月,该校成功入选河南省博士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为实现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新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家正在开展“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这是一个重大实践,也是河南高校提升层次与水平的一个大好机遇。该校将以此为契机,凝炼学科方向、完善学科平台、整合学术梯队、提升科研水平、优化学术机制、营造学术氛围,努力争取实现办学层次的新突破。

  三、实施创新核心驱动,努力实现科研水平的新突破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不断推进科研工作创新,努力促进学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逐步形成了文理互补、学科交融的科技创新机制,学校科研工作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该校成功实现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多尺度复合功能材料”学术团队成功入选教育部2011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省局共建的实现和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的申报成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科研平台。学校将借此平台,不断推进科研工作创新,努力促进学术资源整合,有效利用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资金支持,加强科研合作,提高创新能力,引领行业科技进步,联合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奖励。同时,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努力吸引和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带动科研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努力实现学校科研工作的新突破。

  四、实施品牌核心驱动,努力实现服务社会的新突破

  高校的品牌相应地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和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两个方面。该校长期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机制,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建校30多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八万多名毕业生,他们有的扎根基层、勤奋实干,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国烟草企业有大批厂级领导和技术骨干来自该校,国家大型家电企业如美的、海尔等公司中的大批中高层领导和技术骨干毕业于该校,工业设计和电池等行业更是学校毕业生凸显优势的领域;有的勇于创业,敢于创新,不断进取,涌现出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企业家,树立起了轻院毕业生的品牌形象。

  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学校正在制订《郑州轻工业学院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行动方案》,将依据长期行业办学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追求差异化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加强特色人才培养,整合特色学科资源,加快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实行行动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