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河南省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2022-08-16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收藏

  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将落实“双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专项治理、实现常态监管,扎实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努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以机制建设为牵引,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和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24家单位为成员的“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全省“双减”工作会议,加强协同配合,及时通报有关情况、传导责任压力,确保“双减”任务条条落实、件件落地。健全监管机构设置,省教育厅设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18个省辖市、156个县(市、区)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专门机构,配足配强干部队伍,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省教育厅联合发改、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就校外培训收费政府指导价、“营改非”、“备改审”等有关事项研究出台政策文件58个,进一步形成覆盖校内校外的全过程全链条政策制度体系。

  以专项治理为重点,从严抓好校外监管。全力拓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成效,省教育厅联合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开通审批注销“绿色通道”,加快推进“营改非”工作。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和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审核委员会,组织开展培训材料专项清查,严把入口关、质量关。全省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由6694家压减至465家,压减率达93.07%,推动学科类培训机构“营改非”、“备改审”、实行政府指导价等实现省内“全覆盖”。加大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力度,对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精细化区分,由省体育、文化和旅游、科技等部门分类制定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推动重新进行审批登记;每月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开展会商研判、协调联动,实现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资质审核全覆盖,学生信息导入率达到100%。强化预收费资金监管,教育、发改、银保监等九部门联合出台《河南省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纳入银行监管的方式和范围,有效防范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潜在风险。省内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预收费纳入银行监管体系完成率动态达到100%。注重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压紧压实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责任和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管理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指导培训机构开展安全隐患自查、系统全面整改,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外培训机构安全责任体系。2022年以来,教育、消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开展排查213次,排查机构3071家次,查处安全隐患467起,持续筑牢严密稳定的安全责任防线。

  以常态监管为保障,巩固深化治理成果。聚焦日常监管,指导省内各地统筹运用好挂牌督学、社区网格员等机制,联合网信、通信管理等部门开展线上学科培训常态化巡查,严防变相违规开展学科培训行为。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专项行动,通过“县包乡镇、乡镇包社区、社区包小区、小区包楼长”四级包干制,形成严防校外培训“隐形变异”的监管工作格局,累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11953家次,核查处理投诉举报问题线索335条。深入开展攻坚行动,将学科类治理成果巩固、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等纳入省纪委监委《集中整治“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实施方案》重点事项,印发《河南省校外培训整治攻坚年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全省校外培训整治攻坚。切实压紧责任链条,将落实“双减”工作情况作为督查和评价的重要内容,联合省政府办公厅、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双减”工作实地督查,推动158条问题线索全部整改到位;把“双减”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制定《河南省“双减”工作2022年督导方案》,建立全省专项督导半月报、工作信息日报等制度,先后印发“双减”工作通报8期、督办函60份;开展约谈问责,对工作推进缓慢的10个地市进行提醒谈话,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刘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