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湖南大力实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验计划

2012-08-24 来源:湖南省教育厅收藏

  为切实强化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造素质,配合教育部、财政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湖南省教育厅于2008年启动实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该项目连续实施5年来,省财政共投入专项经费2339.4万元,资助学生项目达到2473个。项目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引导和推动高校积极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学校组织创新实验、教师指导创新实验、学生参与创新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大提高了项目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项目的实施在推动高校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已经产生了一大批实验成果。

  一是构建了三层次、全覆盖的大学生创新实验体系。湖南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以国家项目为引领、省级项目为支撑、校级项目为基础,形成了国家、省、校三层次联动、整体推进、省级项目覆盖全部本科院校(包括部属在湘高校和独立学院)的创新实验体系。至2011年底,全省有5所高校获国家项目852项,32所本科院校和15所独立学院立项省级项目1814项、校级项目6917项,参加项目学生总数达到4.5万人。省级项目的立项数逐年增加,从2008年启动时的314项,增加到了2012的603项。通过自上而下的引领和带动,每年都要吸引上万名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中来。

  二是完善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保障机制。省教育厅为加强项目的管理和指导,专门制订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对学校申报项目组织专家认真评审后,择优遴选立项,并给予每个文科类项目0.8万元、理工类项目1万元的经费资助,且要求项目学校按1:1的比例配套支持。至2011年底,5所国家项目学校共获得国家资助经费655.5万元,省级项目省财政资助经费1684.6万元,校级项目学校安排经费2879.5万元。项目学校给每个项目都配备了1-2名指导教师,负责项目研究的全程指导。为满足项目研究的实验需要,各高校为项目学生免费开放了校内的相关实验室和创新实验中心。湖南大学等高校还通过给已结题项目的指导教师计算工作量、允许学生申请免修相关课程学分以及表彰奖励等措施,激励师生积极参与,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三是强化了大学生创新创造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来展开,选取的都是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课题是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转化而来,且绝大多数项目是以相关专业的学生组成3-5人的团队来承担,这种基于兴趣、基于专业、基于实际问题和团队协作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重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学会相互协作配合、反复动手实验、大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自我总结完善这一全过程的亲身体验,不断掌握研究方法,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自主创造意识,锻炼和提高创新创造素质。

  四是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据不完全统计,自创新实验计划实施以来,参与省级项目研究的学生共发表论文2466篇,获得授权专利197项,制作创新作品851项,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2783人次,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1832人次。在2010年9月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上,湘潭大学学生龙丝曦等的《TiO2@石墨碳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湖南大学学生蔡婕萍等的《湖南省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2篇论文被评为“2010年全国大学生学术年会十篇优秀论文”。

  五是推动了创新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全省高校以实施创新实验计划为契机,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推动创新教育全面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省教育厅为总结经验,全面展示创新实验成果,于2011年10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了首届成果奖和创新论坛,集中展示了129个创新实验项目的研究成果,汇编了99篇优秀论文,并分学科组织学生进行了学术研讨交流和专家现场点评。论坛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刘玉教授作了《将创新意识播撒学生心田》的专题报告,邀请中南大学大三学生刘路同学介绍了攻克西塔潘猜想的创新体验。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开朗和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创新论坛营造了领导重视创新、部门支持创新、学校鼓励创新、学生积极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为湖南高校创新教育的深入开展确立了更高的目标,营造了更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王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