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广东部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

2008-07-31收藏

  为推动广东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加快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7月中旬,省政府召开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汇报会。宋海副省长参加会议并讲话。

  21个地级以上市分别汇报了各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展情况。自去年省委、省政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市加强领导,科学谋划,真抓实干,效果明显。广州市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健全工作机制,普高与中职并举,保证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案的顺利实施;通过狠抓“资金、基建、师资”三个关键性环节,落实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保障条件;通过改革办学体制和办学规模,优化中等教育结构,大力提高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速度与效益。佛山市超前确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整合教育资源,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与布局;广开筹资渠道,不断加大高中阶段教育投入,实施扶贫助学,实现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放开共享;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提升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扩校、建校投入多,力度大;发展氛围浓厚,招生工作细致;同时,该市提出2008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争取成为珠三角地区以外第一个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地级市。肇庆市注重加强领导,科学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着眼“规划、政策、办学、资源”四个统筹,着力“认识、责任、措施、资金”四个到位:一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提出了“大投入、大整合、大发展”的思路。二是加大投入,掀起建校热潮。2008年上半年,肇庆市多渠道投入3.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三是落实责任,确保完成扩招。2008年,肇庆市高中阶段学校计划招生5.982万人,比上年增加5837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1%。四是强师振教,提高队伍素质。2004年以来,肇庆市大力推进“强师振教”工程,重点实施“123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在大力抓好教师培养培训的基础上,加大了教师的引进力度。湛江市采取“六个狠抓”:狠抓思想认识,建立健全领导机构;狠抓统筹规划,理清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思路,形成了坚持“一个导向、两大主题、四项原则”的总体思路,即“一个导向”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走政府为主、社会参与、民资推动、加快发展之路。“两大主题”是抓住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两大主题。“四项原则”是坚持普通高中发展以县为主,中职教育以市为主,市、县共同推进原则;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坚持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原则;坚持普通教育与中职教育“两手抓”原则;狠抓经费保障,多渠道筹措放大发展资金;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学位问题;狠抓生源保障,确保完成招生任务;狠抓督导考核,落实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责任。

  宋海副省长充分肯定了各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全面阐述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助推“双转移”战略实施、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重大意义,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担当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主体责任。珠三角地区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充分认识做大做强高中阶段教育对推动“双转移”战略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双转移”战略部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确保完成招收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初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任务。欠发达地区要做到“四个认清”:认清当前全省高中阶段教育与全国先进地区差距的形势,树立奋勇争先的信心和勇气;认清当前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武器,落实责任,破解发展难题;认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双转移”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认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树立敢打硬仗,打赢硬仗的攻坚意识。要明确目标,抓住重点,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同时,针对制约各市在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如用地难,资金筹集难等问题,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宋海副省长表示,下一步省政府将建立健全省直相关部门以及各市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出台有关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支持,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外部环境。

  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通报了各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展情况,并对今后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进行了部署。罗伟其厅长认为,自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市能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启动了改建、扩建、新建高中阶段学校工程,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为2011年如期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夯实了基础。但是,各市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学校新建立、扩建中凸显的用地指标有限和审批困难,财政资金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困难,中等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助推“双转移”困难等问题。希望各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破解难题,为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做出更多努力。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