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构建实施了“1+8+37”(1个细则、8个配套方案、37个项目)的推进策略组合体,目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37个项目均如期完成任务。
实施“四个统一标准”。制订实施规范化学校验收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水平评估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和食堂建设标准等四个“全市统一”的教育标准化制度。惠州全市100%公办、40%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成规范化学校。
试行电子公共教育券。制定《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与居住证制度对接工作方案》等相关制度,2012年9月起在仲恺区试行,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通过公共教育券予以补助,其中入读民办小学的每人每年补助300元,入读民办初中的每人每年补助400元,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户籍人口子女享受同等待遇,惠及1.5万人,社会反响良好。
实行随迁子女同城同教。取消户籍限制,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与户籍子女试行统一学位规划、统一入学程序、统一学籍管理、统一成长指导等“四个统一”, 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户籍子女中考权益均等。2012年秋季,共有3000多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被我市省一级以上高中学校录取,共有13.39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58.42%。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