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重庆文理学院六项举措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2008-10-30收藏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精神,重庆文理学院采取六项举措,有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一是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庆文理学院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组长,主管学工系统的副校长直接分管、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标准、严要求地执行教育部、市教委的相关规定。党委每年例行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会议,研究工作部署,解决现实问题,重点检查和落实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课时、教材、教师、经费、社会实践、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评价等相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项经费在学校经费预算中实行计划单列,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经费到位。党委十分注重加强人员培训和工作调研。有关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开展专任教师的意识强化和学习培训。

  二是注重过程,切实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重庆文理学院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涵发展,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力在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深化,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从单纯政治意识形态的灌输,向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全面发展方向转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从单纯的一般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向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信息方面转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从单纯的第一课堂,向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有机结合转变”的“三个转变”。以“在线交流”为突破口,创建“学校领导与大学生多维沟通新模式”,突出了“以人为本”和“民主办校”的理念;构建了以可视性评价为方针的“双记录单”制度,指引学生的发展方向,强化学生的节约意识,实现学生成长评价方式的突破。

  三是优化队伍,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专职教师;对现有的教师,先后送到其他高校培训或攻读硕士学位;不定期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知名专家来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课,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还通过校内资深教师带动青年教师等多种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综合素质。

  四是注重监控,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重庆文理学院按照“三标一体”教育质量管理模型,教学部每学期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其基本形式由学生根据教师的师德、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表达、板书、布置作业等多项指标进行网上无记名评教,每名学生都可以给教师打分,最后得出一个综合分数,作为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为了做到评估的客观公正,教学督导委员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专项督导。督导委员每学期进行听课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讨论,要求限期改进。

  五是注重实践,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重庆文理学院特别注重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如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请永川区人民法院将有代表性的案例在学校的模拟法庭进行开庭审理;又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教学中,安排了一定的课时作为社会实践配套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分数在该课程考试成绩中占20%的比例。

  六是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重庆文理学院地处重庆西部,周边区县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如主城区有红岩纪念馆,潼南县有杨??公、杨尚昆同志纪念馆,江津区有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陈独秀旧居,铜梁县有邱少云纪念馆等。重庆文理学院注重充分利用这些本土资源,把课堂搬进红色纪念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如,刘定云教授和于洪卫教授分别把课堂搬进杨尚昆同志纪念馆和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为学生生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相关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重庆文理学院还加强对本土资源的研究。如研究陈独秀晚年在江津的生活,开展潼南县杨氏家族的研究等,开阔了教师的研究视野,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