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以贯彻落实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为契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创新发展的思路,坚持规模化和内涵式同步发展铸造“五器”,扮靓重庆职教基地职教名片,建设中国西部职教第一城。
一、铸造“孵化器”,建设职教创业园区
重庆职教基地有学校30所,学生10万人,常年就业率保持98.7%。有60%职教毕业生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就业,有40%的职教院校毕业生在渝就业。对此,重庆职教基地职业院校不断强化学生就业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搭建职教学生创业平台,引领学生自主创业,逐年壮大毕业生留渝就业比例。一是规划职教创业园区。规划中的永川职教创业园区拟建立创新创业培训中心,为入园企业和学生提供小额贷款、创业辅导、人才推荐、技术咨询、法律咨询、市场开发、生产办公场地等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二是组建“工业园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大量吸纳职教学生到基地见习和实习,增强创新创业的感性认识,努力为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在用地、建房、生产销售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吸引各职业院校开办的企业首先进入职教创业园进行孵化,壮大规模。三是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放宽进入园区条件,把职教创业园建成一个开放型的园区,除面向职教学生外,还应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与其它特色园区形成互补共进的发展态势。四是建立创业项目库。定期组织开展职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或“创业计划”大赛,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铸造“调节器”,建立专业建设统筹机制
加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找准市场节点,结合特色专业打造,加大专业建设统筹。一是认真搞好特色专业定位。永川职教发展努力结合永川现代大城市建设的功能定位和重庆、永川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的需要,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加大统筹专业建设和开发的力度,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大力改造传统专业,优先发展紧缺专业和新兴专业,使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全面对接永川经济发展,形成覆盖重庆的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4大支柱产业和永川机械加工制造、轻纺食品、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商贸物流业等5大支柱产业的专业结构。二是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完善永川“师资流动站”管理办法和人才引进办法,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才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基地内专业教师的充分共享。
三、铸造“助长器”,建设公共实训中心
重庆职教基地院校目前拥有的实训设备仅能满足40%?D50%专业学生的实训需求,机械、电子、汽修等专业满足率占30%。职业院校50%-70%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只有依靠与企业合作完成,永川区积极改变现状,按照“资源整合共享,实训教学为主,生产经营为辅”的建设思路,采取“统一规划、政府支持、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形式,协调重庆基地职业院校按照自愿原则,采取股份制形式,联合集中建设电子应用、服装制作、机械加工、装备制造、餐饮和旅游等重点专业的公共实训基地,加快建成融教学、生产、研发、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实训中心。
四、铸造“模拟器”,创新“前店后场”办学模式
永川区教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支持职业院校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城校互动、园校互动、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的高度融合,做到学校即是工厂、教室即是车间、教师即是师傅、学生即是学徒、作品即是产品。在校园内开展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校园内从事小商店、信息咨询、广告设计等经济活动。目前,重庆科创学院、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等5所职教院校创办了校内公司,学校吸收学生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开展勤工俭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培养学生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
五、铸造“引领器”,打造四大职教品牌
一是彰显品牌效应。将重点打造品牌学校和特色专业,建设品牌职教集团和品牌实训基地,进一步提升永川职教的影响力。到2011年,努力创建打造1-2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2-3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着力打造一批品牌职业院校,激活并初步显现品牌中高职院校的品牌效应。二是重点打造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专业。紧扣“一小时经济圈”标志性和成长性产业群,将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品牌专业。同时,不断开发和打造新的特色专业。三是探索职业教育组团发展新路。进一步优化征地、融资、项目政策环境,支持各职业院校结合品牌专业的打造,高标准建设相应的品牌实训基地,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今年,永川区教委在已经申报的重庆财经商务和重庆现代机电技术两大职教集团的基础上,继续支持重庆水利电力职业学院牵头打造重庆现代土木建筑职教集团,提升职业院校的综合实力,把重庆职教基地内的院校发展壮大为办学条件好、实习实训设备优、在校学生素质高的职业院校,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责任编辑 王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