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重庆科技学院依托行业特色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

2008-05-08收藏

  重庆科技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十分重视,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是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增强就业意识、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党委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岗位”的就业工作模式。一方面,主动出击,广泛地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收集信息、掌握需求,及时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双选”平台;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帮助毕业生练好内功、准确定位,完善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

  一、全面落实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建立良好的就业工作体制

  重庆科技学院全面落实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 在体制上确立“党委统一领导,招生就业处具体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通力配合,院(系)班级层层落实”的格局。为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党委要求各二级院(系)党政一把手负责,调动各方面力量,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毕业生就业。同时,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院(系)工作绩效挂钩,建立教研室、教师责任制,形成了全方位关心、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良好环境。

  二、巩固行业就业基地,拓展就业渠道,继续保持良好的毕业生就业态势

  (一)充分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优势,加入石油、冶金行业协会,巩固原有的行业就业阵地,同时,依托行业联络各地校友会,拓宽就业渠道。

  (二)依托石油、冶金等行业企业,构建社会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相结合的就业市场开拓模式,学生走进企业,有机地将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与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密切的用人合作关系。

  (三)通过已有的稳定的行业就业市场不断地向外辐射(尤其是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辐射),拓展就业市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特别是与各地的就业指导中心、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大集团公司的联系,将他们请进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地区见面会和行业见面会。

  (四)充分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平台。每年,在校园内为在校应届毕业生举办不少于5场的大型专场招聘会,小型企业招聘专场100余场次。

  (五)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在毕业生就业阶段及时发布毕业生就业信息,确保就业市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通过“订单培养”拓展多种形式的就业途径,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针对目前就业状况和市场需求,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拓展多种形式的就业途径,先后与石油和冶金等多家行业企业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既解决了企业的用人之需,又解决了毕业生的稳定就业流向,很好地实现了“双赢”目标。

  四、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职能,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

  (一)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在校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课程计划中,并固定《大学生就业与择业》等正式出版教材,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二)对在校大学生开辟第二课堂,突出“服务、指导、咨询”,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成才与就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升学指导,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升学和创业方面的指导,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提供优质服务。

  (三)开展职业指导服务中心就业服务月系列活动。职业指导服务中心以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宗旨,为同学们提供就业方面的现场指导和帮助。同时,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大学生就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作讲解,如举办劳动法及大学生就业权益维护知识讲座。

  五、注重毕业生和用人企业两方面的就业工作满意度调查,促进相关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对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认识和需求,使就业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解决毕业生的就业之需;通过对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及时掌握企业对学校毕业生的认同度和学校的美誉度,催动就业创新工作机制的建立。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