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重庆市永川区贯彻温家宝总理视察重庆职教城讲话精神取得三大成果

2008-04-30收藏

  重庆市永川区认真贯彻温家宝总理2006年4月23日视察重庆职教城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讲话精神,不断丰富“城校互动”发展内涵,大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不断创新职教发展举措,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现代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努力打造为中国西部职业教育高地。

  一是强化“三个统筹”,实现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充分融合

  统筹城市和职教发展规划布局。以城市建设为依托,按照“分区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着力建设好城市北部新区、东部新区、东北部新区的职教核心区。把城市东北、成渝高速公路以北的待开发地预留为重庆职教城远景发展区。统筹城市和职教发展资源配置。通过布局规划,城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场馆等市政设施和职业院校的图书馆、科技馆、培训中心等文化设施,向重庆职教城学生开放,实现共建共享。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城市为职教提供建设发展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优质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平台;职教为城市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社区发展途径、文化繁荣空间、民众消费市场和招商引资环境。统筹城市和职教发展政策措施。重庆市永川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快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的决定》等,完善新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构建出完善的职教发展优惠政策体系,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职教发展政策环境。重庆职教城职业院校发展到30所,职教规模的壮大加快了永川城市化进程。2007年,永川城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充分融合。

  二是抓好“四大重点”,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建设“职教工业园”。通过职教发展工业,培养人才支撑产业。依托永川工业园区建设“职教工业园”和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为职教学生搭建起就业与创业平台,推进“全民创业”战略顺利实施。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优势院校为龙头,以优势专业为支撑,依托行业、联合企业,以契约为纽带进行连接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为重庆其它地区集团化办学提供有益的经验。2008年完成现代生活服务类专业、现代机电技术类专业和现代建筑类专业三大职教集团的组建工作。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从2008年起,重庆市永川区级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首先对重庆职教城内所有永川籍中职学生全部免除学费,条件具备时再逐年增加资助金额,扩大减免范围,吸引更多的适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提升永川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组建农民工转移培训集团。整合行业、企业、城乡、职业院校及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优势资源,结合永川当地农民意愿,组建重庆职教城农民工培训集团,对农民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和就业信息服务,加速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成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城市市民。2007年,职业教育的发展拉动永川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2万余个,并吸引了一大批企业落户永川,形成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职业教育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新格局。2008年,力争培训农村劳动力1.4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23.5亿元。

  三是推进“三进工程”,实现职业教育与文化发展相互促进

  推进职教进企业工程。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职教院校真正走进企业,服务企业。以企业文化感染职教学生,增强其爱岗敬业的意识;以职教文化影响企业职工,培养其终生学习的意识,打造学习型企业。推进职教进社区工程。成立社区教育服务中心,依托各种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积极传播职教文化。重庆文理学院、重庆信工学院、重庆财经职院等8所职业院校分别与双竹镇凤龙村、南大街办事处黄瓜山村等8个社区结成了帮扶对子,定期组织开展职校与社区联欢活动,促进职教文化与社区文化的整合,赋予城市更多职教文化内涵,打造学习型社区。推进职教进农村工程。依托职业院校、镇街成人教育学校和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切实加强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打造学习型新农村。目前,重庆职教城的师生约占永川城区人口的30%,职教文化成为永川城市特色文化,赋予了永川城市品牌的特色内涵,扮亮了永川城市名片。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