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按照“塑心、正形、健体、清账”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以德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阳光自信、规范守纪、人格健全、文明知礼”的品质,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全过程。
建构网络,以心塑“心”。一是有心育阵地。建有全市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心雨”社团,开设“心灵驿站”网站,开通心理咨询QQ群、发行心理健康小报,让学生在全方位“心育”过程中变得阳光自信、健康快乐。二是有心育人员。聘请心理咨询机构等专业人员组建专兼职心理咨询队伍,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心理咨询师、现代沙盘师培训,引进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担任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全面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三是有心育时间。开设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课程、每月一次的心理健康讲座、每季度一次的心理健康专题活动周,举办每年一次的大型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系列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培育习惯,以行正“形”。一是精细标准。制定《龙门浩职业中学学生行为习惯训练手册》,建构起“寝室篇”、“教室篇”、“公共场所篇”3个大类、16个分项、237个条目的学生行为标准体系,让学生行有所规、为有所矩。二是精致管理。提出四走进(走进学生中、走进问题中、走进感受中、走进心中)管理要求,落实“三步走”管理步骤,帮助学生成长为自信自强的职场新人。三是精彩对接。开展“艺”、“礼”、“职”、“信”等行为训练,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与职业素养相结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依托机制,以体健“体”。一是凝共识。开展“行业青睐的人才标准是什么”、“职业素养如何培养”等大讨论,收集批评改进意见,凝聚全校深化职业素养培养改革的共识。二是抓课程。推进职业素养课程开发,三个年级共开设《倾听与讲述的艺术》、《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如何推销自己》等10门职业素养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基础的职业行为能力,畅通学生与职业人的对接通道。三是重效果。运用行动学习法、案例式、互动讨论式、小组合作等新型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职业素养课深受学生欢迎,广大教师也自发地去旁听职业素养课。
强化评价,以账清“账”。一是坚持入学初“建账”。根据《龙门浩职业中学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标准体系》,在入学初为新生进行测评,并据此建立“职业素养”档案,突出个性化的培养要点和推进路线图。二是坚持学习中“查账”。通过班级自查、专业部复查、德育处统一检查等方式,在每年的秋、春季开学初,评估各班级职业素养培养指标任务进展情况,对进度缓慢的进行预警提示,对进度适宜、成效突出的进行表彰鼓励。三是坚持工作时“结账”。对照入学初建立的“职业素养”档案,依照个性化指标和推进目标,与企业共同组成评估考核组,按照《龙门浩职业中学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各方面职业素养情况,培养学生扎实稳健、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