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四川省教育厅积极行动,采取切实有效举措,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截至目前,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累计投入经费64826.35万元,治理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省教育厅成立了以涂文涛厅长为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相关工作。省教育厅召开了“进学校”活动工作会议,下发了实施方案。6月至9月,全省开展集中整治工作,放假前宣传部署,动员造势,重点治理脏乱差;暑假期间全面整治,夯实基础,营造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开学后巩固成果,完善措施,掀起“进学校”活动新高潮。9月,省教育厅又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的意见》,明确提出校园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及2009年下阶段、2010年、2011年工作目标,并从加强规划管理,强化宣传教育,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建设整洁和谐公寓,加大农村中小学改水、改厕、改厨力度,推进校园绿化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迅速落实,及时总结前阶段工作,制定了下阶段实施方案。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声势。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宣传教育手册》,赠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编发了《活动简报》22期,指导工作,宣传先进典型,3期信息被省政府和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简报采用。各地深入开展 “千万学生”写家信、“百万学生文明志愿服务和环境大调查”等“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全省各地以“爱卫生、讲文明”为主题写家信575.25万封,实施课堂教育65.43万课时,开展主题党团班队活动及演讲、文艺表演等25.86万次,组织宣传队伍3.2万支,印发宣传资料、宣传手册719.81万份(册),张贴、悬挂宣传标语5.93万幅,建立宣传栏4.56万个,参加当地社会公益宣传和文明劝导活动258.81万人次,充分发挥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注重督查指导,狠抓落实。结合开学检查、灾后重建和农村学校改扩建检查,省教育厅处室及事业单位分片包干,加强督促检查,先后7次组织人员深入市县和学校暗访、督查和指导。各地狠抓落实,全面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巴中市教育局在活动中严格按照“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的原则,因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力停职了12个校长。
四、采取多种举措,力求实效。各地各校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治理活动。剑阁县以灾后重建为契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全面贯彻落实;兴文县教育局要求围绕“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师生行为“文明化”这“五大工程”深化学校环境治理,构建平安文明校园;四川师范大学力推“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进行理论探讨,引领校园环境综合治理;西南科技大学以环境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护校河清理、校内交通规范、志愿者服务为重点积极开展工作。据统计,6月以来,全省教育系统新增保洁、绿化专业人员1.94万人,清理校园建渣22.45万吨;规范校园广告54.96万处,清理校园乱设摊点2.06万处,纠正乱停乱放行为10.57万次,新增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点8841处;维修改造环境基础设施3.19万处,维修改造设备5.21万台次;绿化植树61.2万棵,新增绿地面积148.82万平方米,新增破墙透绿、改造围墙或粉刷装饰墙面321.44万平方米。全省组织师生走出校园参加义务劳动606.66万人次,组织志愿者服务161.84万人次,开展环境状况大调查166.74万人次;收集环境治理意见7.34万条,受理相关投诉2984件,实施整改1.75万次,纠正了1.81万个有关环境治理的问题。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