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四川出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2009-10-15收藏

  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经省政府同意,从2010年秋季高一年级起,四川省普通高中学校将全部进入课程改革。近日,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课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行政府主导。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加强领导,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把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成立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代拟课改重大政策和措施,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各地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序有效启动实施提供保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行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单位的作用,周密设计,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实施。要结合实际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抓好培训,课程实施与管理,教学改革、评价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若干重点工作。各级财政、人事和编制部门要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供经费和师资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课改最基本的条件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进行摸底调查,弄清学校办学条件状况,在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改需求对必需补充完善的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等,按项目进行资金测算,经课改领导小组研究后报同级政府。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普通高中的经费投入,重点用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课题研究、完善办学条件及组织实施等工作,为新课程实施提供必要条件,确保在2010年秋季开学前,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都能基本达到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省教育、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要对全省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状况进行专题调研,在整合现有教师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课程变化的新增因素,合力调剂普通高中教师编制,按规定配齐教师,使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教师数及学科结构教师数达标。要有计划地公开选聘高校优秀毕业生,充实普通高中学校技术课师资队伍。各市(州)、县(市、区)要建立和完善以校为主,校校合作的教师交流和资源共享制度。要加强校长、教师培训,大力提高校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四、深化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和质量观,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加强领导和管理。深化教育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测制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制定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科学的高考和高校招生录取选拔评价办法。加强学校管理,端正办学思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营造利于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五、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把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的重要内容,建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项督导、考核和评估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新课程实施情况纳入对普通高中学校和校长、教师的考核内容,作为职务晋升、聘任及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加强新课程实施过程的指导、管理,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