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崇州市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为重点,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目的,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统筹城乡教育管理,组建六大城乡教育共同体。今年四川省崇州市教育局重组全市片区教育工作联组,撤销原崇阳片区教育工作联组,将崇州职中、崇庆中学和蜀城中学等9所中学、5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分别划分到三江、羊马等6个片区,组成6大城乡教育共同体,分属于由局党组成员任组长的片区教育工作联组管理指导,实行城乡学校结对,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实施片区内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
二是统筹城乡校点建设,服务“三个集中”。以中心镇为重点,撤并村小和小规模初中,高中向城区集中,初中向重点镇集中;将城乡中小学68个校点调整为51个,对其中46所学校进行扩建、重建,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预计12月底前全部竣工。同时,将进行校园文化打造,营造书香校园,使农村学生在安全、舒适、美丽的学校上学。
三是统筹城乡技术装备,优化农村学校资源配置。结合灾后重建,充分利用各级专项资金和对口援助资金,今年投入2200万元按完成24所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预计3年共投入经费5015万。同时,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和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使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市学校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四是统筹城乡师资建设,鼓励优秀人才服务农村。继续选派城区学校优秀干部和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完善服务期制度和管理考核办法;实行“名师”定点联系学校制度,省特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崇州市拔尖人才每人定点联系一所农村学校,定期指导该校教研教改、开设专题讲座、上示范课等;在教师中高级岗位设置和晋职、评优等方面上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让农村学生同城里学生一样在优秀教师的教育下茁壮成长。
五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努力推进教育惠民。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大力控制学生辍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实施农村“扶薄”工程,争创教育强乡镇;搞好与重庆市及武侯区的教育区域合作,深入开展城乡结对活动。服务“三个集中”,满足农民工子女随迁就学,保障农村新居建设中群众就近入学。全面推行义教“免费教育”,按上级部署做好义务教育“公办民助”学校改制回归工作。帮困助学,保障经济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六是统筹发展职教成教,服务新农村建设。在崇州职中上元校区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积极筹建市职教中心;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强职教管理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指导各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和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转岗培训,促进农业产业化。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