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渠道,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内江师范学院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支教接力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8年9月,学生先后有2751人次参与了“义务支教接力行动”,先后有1214名学生获得学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有10人获得四川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2005年-2007年,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2007年,学校义务支教服务队被团中央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团队,并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一、深入社区、志愿服务。从2003年暑假起,学校“义务支教”对内江市各社区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提供义务家教服务。义务支教队通过各社区委员会联系义务支教事宜,掌握贫困家庭的情况,双方协商确定接受支教家庭学生,在取得被支教家庭对支教的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展开活动。参加义务支教的学生均通过志愿者招募的方式获得机会。这样,学校志愿服务的领域在过去的义务献血、环保行动、社会调查、文艺演出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学生通过义务支教,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规范管理、自我教育。“义务支教接力行动”在校团委指导下,学生义务支教服务队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自我管理。一是完善制度:支教服务队建立《内江师范学院义务支教服务队管理章程》,对支教的宗旨、组织机构、队员的权利义务、志愿者的招募、管理考核、评优奖励作了具体的规定。二是健全机构:支教服务队机构健全,设立了队长、副队长、秘书组、人事组和宣传组,各社区设立了社区负责人,每周对所负责的社区家庭进行走访。三是规范管理:支教服务队管理规范,不断完善义务支教服务队员的培训制度和义务支教档案管理制度等。同时支教服务队签订了一些相关协议,包括:社区与义务支教队协议和家庭与义务支教队协议。在组织管理实施过程中,锻炼了一大批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担任“义务支教接力行动”组织管理工作的学生干部先后有300余人,其中很多人成为学校学生会的主要干部和骨干。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义务支教接力行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学校注重成果的巩固和成果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总结义务支教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感人事迹和任务,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年举办义务支教总结汇报会、义务支教先进人物评选和义务支教晚会,使义务支教活动理念深入人心。许多以义务支教活动为题材创作的文艺作品脱颖而出,形成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道绚丽的文艺长廊,其中小品《山村分来女教师》获得四川省高校普通话大赛小品第二名。义务支教接力行动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