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四川省泸州市三大举措确保2010年底前基本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2008-07-16收藏

  中小学大班额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中小学安全稳定的一大隐患。为彻底解决全市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近日,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站在关注民生的政治高度,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2010年底前基本解决大班额问题。为确保任务完成,泸州市提出坚持“政府主导、以县为主、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学校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大班额问题,县级政府负主要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改革、财政、编制、建设规划和教育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切实解决好学校规划、校舍建设改造、资金投入、教师配备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城镇学校规划建设,扩大城镇学校容量。城镇小区和开发区建设必须同步规划、建设中小学校,确保学校用地、建设资金、人员编制。合理布局农村校点,慎重对待撤点并校,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小学校点设置要保证学生上学单程不超过1.5公里或单程行走时间不超过1小时。初中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

  二是加强学校管理,规范招生办学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认真执行招生计划,严格控制新生班额;城镇小学不得占用校内资源举办幼儿园和学前班;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必需的生活用房,不能挤占教学用房和功能用房;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占用学校教育资源举办复读班和补习班。

  三是建立健全班额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将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工作列入对政府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年度考核依据。凡因工作不力、造成大班额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引发安全稳定等严重事故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