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四川省乡村教育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会议在蓉召开。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在会上部署了2008年乡村教育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工作。全省各市(州)分管局长和计财科科长参加会议,并就中小学经费管理、普九债务化解、规范义务教育收费、今秋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问题进行交流发言。
涂文涛在会上指出,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抓好乡村教育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去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002万人,出省的有1000多万人,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了需要住校的留守儿童大量增加,这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据统计,2007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达300万人,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1%;56人以上的大班级达6.6万个,占总班级数的29%。由此产生学生宿舍用房面积缺口210万平方米,教学用房面积缺口100万平方米。
涂文涛说,今年,省级财政决定投入3亿元实施这项工程,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覆盖地区及城市、县城以外的农村地区,建设、改造400所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使项目学校基本消除大班额、大通铺以及校外租房现象,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涂文涛指出,各地在选择项目县时,要统筹校舍维修改造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试点项目安排,重点考虑留守儿童集中且学生宿舍不足、教学用房紧缺、人均财力相对较弱、工作基础较好的县。各有关市(州)要指导项目县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城镇化建设规划、人口增长和密度、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寄宿学生实际需求、教育资源布局、地理环境及水电等基础条件是否满足寄宿学校长远发展需要等因素,遴选确定项目学校。
涂文涛说,为了加强“工程”管理,该省成立了由省教育厅、财政厅、审计厅等部门领导组成的“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协调小组”。同时,省政府已将“2008年乡村教育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列入今年全省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并将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各地要成立相应领导管理机构,统筹制订本地实施方案,教育财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切实加强日常管理,扎扎实实地抓好项目建设,确保“工程”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省级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将适时对各地“工程”实施工作进行监督监察,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或挤占、挪用、截留专项建设资金的,将严肃查处,并依法追究责任。各地要将“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建设进度、工程安全与质量等作为重点,做到一级监督一级,一直监督到每一所项目学校。要确保“工程”建筑质量,项目建筑要做到美观、坚固、适用,确保施工建设安全。
涂文涛在会上特别强调,该省先后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乡村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城乡教育差距依然明显。各地要以这次项目的建设为契机,加强统筹规划,统筹用好资金,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设施的效益。特别要加强市一级统筹资金的力度,切实履行政府责任,通过新增专项资金、统筹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以及中央和省现有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和其他各种工程项目资金等措施,加快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要将“工程”建设纳入当地乡村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乡镇建设规划,加大“工程”配套投入,杜绝新的债务。
涂文涛强调,要以实施新机制为龙头,切实保障各项工程进度。一是抓好地方应承担资金的落实;二是继续加大投入,确保生均公用经费的落实,坚决防止“挤出效应”;三是切实加强经费管理,杜绝用公用经费偿债和发放代课教师工资。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