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西华师范大学全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2011-03-22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收藏

近年来,西华师范大学按照“重基础、强师能;重贡献,铸师魂;重陶冶,育师品”的总体要求,以“新生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艺术节”为载体,强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川北文化”教育,培育学生“感恩之心”、“奉献之心”、“关爱之心”,全力打造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以“三节”为载体,培养锻炼学生能力

一是举办新生节,锻炼新生能力。大一新生进校后,学校举办以新生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校园文化活动——“新生节”系列活动。如新生经验交流会、DV拍摄制作大赛、新生书法摄影绘画比赛、新生演讲比赛以及新生PPT制作大赛等。这些活动为学生展示自身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锻炼了新生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大批新生在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同学竞相学习的榜样。

二是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展现学生才艺。校园文化艺术节结合时代特点、校园热点和学生需要,并注重结合学生师范技能训练和多种能力培养,每年组织开展“校园歌手大赛”、“西华之声”辩论赛、“好书伴我成长”活动、师范技能大赛等数十项参与性强、辐射面广并集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师范性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全面拓展了学生素质,成为学生展现才艺的重要舞台。

三是举办社团艺术节,拓展学生知识。学校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把社团活动与学校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学生社团多、师范性强、社团活动丰富等资源优势,打造出了被师生称为“魅力擂台”的社团艺术节。“社团嘉年华”、“师说”竞教比赛等一大批品牌活动在社团艺术节活动中相继产生,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成为学生拓展知识的重要课堂。

二、以“三化”教育为重点,着力提升学生文化修养

一是弘扬三国文化,增强学生历史底蕴。南充是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出生之地,被誉为三国文化之源,具有十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学校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创造性地打造出了“读史嘉年华”历史剧展演活动。自2000年首届“读史嘉年华”历史剧展演成功举办以来,现已坚持举办了10届,师生自编自导了历史剧40余部,在学校、南充市巡回演出近40余场,还推广到西南石油大学、川北医学院等高校,受到了南充各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二是研习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当代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对师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如组织学生参观胡耀邦同志办公旧址(学校老校区系川北行政公署所在地)和邓小平、朱德、张澜、罗瑞卿同志故居,到南充市西山烈士陵园扫墓,组织开展“诵经典,学先烈,唱红歌,观电影”系列活动。此外,利用学校学术研究力量,加强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学术研究,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研习红色文化高潮,让红色文化深深植入校园文化。

三是演绎川北文化,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南充市是著名的川东北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川北皮影戏、南充丝绸文化、名小吃川北凉粉等。学校通过举办“爱我校园、爱我南充”摄影展,创作编排《川北凉粉》、《川北民坊》、《俏花旦》等一系列具有浓郁川北文化特色的经典舞蹈,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艺术享受中感受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提升艺术修养,同时体味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文化的责任。

三、以“三项教育”为抓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一是开展感恩教育,培育学生感恩之心。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知恩感恩品质的培养,组织开展各种形式感恩教育活动,广大教职员工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红烛”精神,培育学生感恩之心。2000年,学校首次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一封家书”感恩教育活动和以感恩老师为主题的“红烛精神”大讨论系列活动。此后,学校不仅坚持组织开展这两项活动,还以班级为单位每月组织播放一部感恩题材教育影片,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2003年,学校一批教职员工通过工会设立“烛光”基金,到目前已累计筹集经费四十余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700余人。

二是实施关爱教育,培育学生关爱之心。学校大力实施关爱教育,坚持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并强化学生关爱之心。1994年,学校率先提出了社区志愿服务概念,并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城市社区、贫困山区乡镇关爱空巢老人和残疾孩子。自1996年开始,学校先后在南充市辖区建立了35所定点帮扶学校。2008年,学校组织50余名师生奔赴南充市营山县开展“关爱女孩志愿服务行动”,撰写出《以增进女童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其终身发展》、《农村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与对策》两篇调研报告。

三是推行奉献教育,培育学生奉献之心。学校积极推行奉献教育,倡导奉献精神,努力培育学生奉献之心。成立了南充市城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以“服务社会(区)、奉献爱心、服务他人、锻炼自我”为宗旨的城市管理巡防队,协助巡警进行城市管理和市场管理。近年来,在广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组织开展“两献一宣”活动,即每月定期组织一批学生党员到南充市主要街道清除城市牛皮癣、进行无偿献血和宣传消防与法律知识,通过学生党员的带头示范,带动了学校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