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充分利用师范院校特色优势,积极开展教育对口支援,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专项资金,在选派支教教师、组织教师教育培训、开展捐资捐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帮助民族地区提高了教育水平、改善了办学条件。
一是加强选派教师支教,补充学校师资力量。2001—2010年,学校先后选派50余名优秀教师到四川藏文学校、康定高等专科学校及民族地区中小学支教;建立民族地区教育实习基地,签订《顶岗实习支教协议书》,选派优秀大四学生到民族地区中小学顶岗实习;开展“百校千村万户”活动,并向民族地区学校倾斜,自2006年活动开展以来共选派选派优秀青年教师56名深入民族地区中小学进行一线教学。
二是送培和到培相结合,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通过送培的方式,组建了一支由责任心强、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效果好且通过专门培训的老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深入民族地区中小学进行课程培训、班主任培训等专项培训工作,学校还多次组织各学科专家教授、学科教学论教师到民族地区举办讲座和四川省民族地区省级校本研训指导工作;通过到校培训方式,学校利用四川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和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会,开办课程培训班,接受民族地区教师到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中小学所有课程。
三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加强教育人才建设。选派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局挂职锻炼,为帮扶学校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学校在研究生、本专科学生、专升本招生工作中按照有关政策降低民族考生的分数线和增加民族地区招生指标等方式向民族地区倾斜,并积极鼓励毕业生到三州工作,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培养了大量基层教育人才。
四是构建平台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建立远程教育体系。帮助民族地区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能,转变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促进专业化发展,建立并完善对口支援学校网络信息平台;利用已开发的“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西华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培训网”、“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西华师大远程网络支持系统”等网站为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发展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
五是提供物质支持,努力改善民族地区教育办学条件。积极加强校内民族家庭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学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在严格执行资助政策的同时,将资助指标向民族地区学生倾斜。仅广州助学金,学校就共计资助民族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54名,占全校家庭困难学生总人数60%以上;2001年起,学校先后向民族地区学校捐赠物资119万余元,帮助学校购买教学材料、设立图书室、修建学校运动场、美化校园环境、资助贫困生等。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