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延安大学探索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2013-11-15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收藏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70多年来,延安大学秉承“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德育为先”的办学传统,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为科教兴国造就英才”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形成了“延安精神铸师魂”为核心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一、切入点:用丰硕的延安精神研究成果武装青年教师的头脑

  延安大学依托革命圣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坚持把中共党史学科作为第一学科来建设,成立了延安精神研究院、中共党史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确定了党中央延安十三年与延安精神为核心的5个研究方向。到目前为止共出版延安精神研究方面专著4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制作电视片5部,荣获国家、教育部、陕西省及解放军总政治部奖励21次,“新时期延安精神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红色文化显特色,延安精神铸校魂”获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三等奖。

  学校还注重用研究成果武装青年教师的头脑。在政策、资金上全力支持专业教师深入研究,使之能真学、真信、真用,成为研究、宣传延安精神的专家学者。青年专业教师完成的“依托延安精神资源优势,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等作品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对其他专业的青年教师,学校在岗前培训中专设延安精神课程;党委设立有关延安精神研究、宣传的课题;在“七一”、“五四”等重大节假日,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延河论坛”、延安精神征文、红色文化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二、着力点: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净化青年教师的灵魂

  延安大学充分发挥本区革命旧址多的优势,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一是组织青年教师到革命旧址考察学习。二是形成覆盖全校,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现场体验教育模式,开发了枣园的《张思德与为人民服务》、杨家岭的《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改造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课程。三是在革命旧址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在纪念5.23讲话时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在清明节为“四八”烈士扫墓等。

  三、落脚点:用延安精神主题校园文化激发青年教师的奉献精神

  以延安精神为主题的校园建设是延安大学校园文化的最大特色。学校在校园建造了毛泽东、胡锦涛题词石、吴玉章雕塑、院士浮雕墙、“八大前身院校”纪念墙、窑洞大学建筑群等人文景观;以延安时期校友名字命名了教学楼、办公楼;为纪念毛泽东为陕北公学题词,建设了“先锋广场”;新建了延安大学校史馆,创作了延安大学校歌;组织开展了红色经典诵读、唱红歌等活动。“红色大学唱红歌,爱我中华跟党走”获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

(责任编辑:赵亚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