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新疆努力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 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2009-03-11收藏

  据统计,2008年新疆自治区约有37万名初中毕业生,其中升入普通高中14.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9万多人,尚有13万余名的初中毕业生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学习,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35.68%。未来一个时期,全区将处于高中阶段学龄人口高峰期,而广大农村地区相当一部分初中或高中毕业生由于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能继续升学,也未经过必要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只带着一般的文化知识回乡参加农业生产或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难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各地区人口压力转化的任务长期而艰巨。

  要将这类人群人口压力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关键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为了吸收这些未升学的初高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使其普遍受到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2008年自治区教育厅将人力资源建设纳入职业教育全年工作部署中,积极致力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互动协调发展,并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适应形势,立足全局,谋划新时期全区职业教育发展大计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借助国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契机,以吸收更多的初高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目标,结合当前全区职业教育实际,制定了《关于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促进新疆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新疆中长期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具体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新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发展任务和政策措施,并制定了涉及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南疆三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建设及师资培养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内地职教班、农村分流职业教育等配套项目方案,争取国家进一步支持。

  二、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消化人口初级积累

  统筹全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理顺招生体制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合理分流初中毕业生,特别是农村生源。组织召开了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会议暨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下达分解了年度各地(州、市)和职业学校中职招生任务。经过努力,2008年中职与普高比达到3.6:6.4,在校生比2007年增长了9.3%。

  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全区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增强扩招基础和发展能力

  继续实施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抓好国家规划的93个县级职教中心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建设。

  继续实施好“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落实2008年中央财政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4个项目单位,4个专业列入重点支持建设项目以及29所自治区财政资金支持的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学校建设。

  抓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积极拓展师资培训方式。通过到全国27个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选派前往国外参加集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计划、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培训、选派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培训以及与企业机构合作等措施,全年共培训教师1822人次。

  四、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发展引导转向内涵发展

  在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同时,调整发展方式,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一)继续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重点抓好数控技术、电子电工、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技术、护理、IT技术、保安等紧缺专业建设,全年共有69个职业学校培养基地参与,完成招生计划8810人。

  (二)以质量建设为核心,组织实施“一个大赛”、“两项评估”和“一项建设”工作。

  (三)配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教学改革准备工作,组织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对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方案(初稿)进行讨论修改,结合新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际,共汇总反馈意见共19条。具体意见已上报教育部职成司。

  (四)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任务。一是修订完善了《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评估工作指标体系》,并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先行开展自查自评工作,拟于今年正式启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达标校和示范校评估工作;二是组织完成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新疆区参赛工作。

  五、推动成人教育发展,加强扫盲巩固工作

  落实《教育部等12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对2005---2007年自治区下达的扫盲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和统计;制定和落实了2008年中央扫盲资金230万元建设方案;组织召开了两次自治区扫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2009年扫盲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并对2008的冬季和2009年春季期间的扫盲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六、推动全区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进一步搭建完善“南北疆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工程”、“新疆与东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计划”合作平台和机制,不断扩大职业学校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一是2008年动员乌昌地区24所优质职业院校委托培养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初高中学生。喀什地委、行署专门给予每名学生500元学费补助,接收学校给予减免部分学费、住宿费和优先推荐就业等优惠措施,已有3900名学生进入接收职业院校学习,为推动南北疆职业教育进程起到了重要示范引导作用;二是2008年扩大内地职业院校来疆招生计划,将2007年47多所职业院校的2206人计划增加到2008年60所职业院校的7384人,增长了70.12%,推动了全区初高中学生对外转移的规模;三是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牵头下,分别与广东省、天津市初步建立了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关系,推动全区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

  七、落实职业教育发展保障,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建设的服务能力

  (一)落实下达2008年自治区职业教育专项经费1.40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6.08%,主要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骨干师资培养培训、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配套补助等方面。

  (二)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报送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执行情况的通知》精神,对全区19个2005――2006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单位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巩固了建设成果。

  (三)2008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共有13万余人获得了每生每学年1500元的中职国家助学金,共下拨资金9790万元,为中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