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新疆大力开展学前“双语”师资培养、培训工作

2008-09-10收藏

  2004年新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2005年《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下发以来,根据“双语”教学“从学前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指导方针,自治区坚持以加强学前“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坚持多渠道并举,从教师培养、培训、聘用补充各个环节抓起,大力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在职、新聘学前“双语”教师“双语”教学水平。一是2003年以来,国家、自治区累计投入1.42亿元经费,用于组织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已安排一万多名教师参训,其中7000多名教师完成培训任务。全区“双语”教学工作会议之后,自治区调整《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2007年3月正式启动“两年制”培训(其中国家6年内投入1.5亿元资金、自治区配套0.6亿元),根据“双语”教学推进工作需要,自治区降低了培训学段,从2006年开始,每年增加学前“双语”师资培训人数,到目前为止,已安排620名学前“双语”教师参加培训,共有363名学前“双语”教师完成了“一年制”培训,有257名学前“双语”教师正在接受“两年制”培训,这批学前“双语”教师将从明年元月开始陆续结业,将成为当地学前“双语”教育的中坚力量。二是2008年8月,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自治区在和田市召开了南疆三地州及乌什县、柯坪县学前“双语”师资队伍建设会议,重点研究部署了南疆三地州及乌什县、柯坪县学前“双语”师资培训工作。会议下发了了《“南疆三地州及乌什县、柯坪县新建学前教育机构‘双语’教师培训、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决定通过自治区、地区两个层面开展“三地州”及“两县”学前“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其中培训层面,决定由自治区财政投入400万元资金,支持喀什、和田地区依托当地中师学校、教育学院,定向从南疆三地州及乌什县、柯坪县新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机构招收1111名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短期培训后能胜任学前“双语”教学工作的在岗、新聘“双语”教师,培训学制1年,培训结束后,核发结业证书,到三地州及“两县”新建学前教育机构定向服务五年以上,进一步满足三地州及“两县”对学前“双语”师资的迫切需求。三是在2008年和田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根据自治区领导部署,自治区从“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中再行调整安排2200.86万元经费,在实施“南疆三地州及乌什县、柯坪县新建学前教育机构‘双语’教师培养、培训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地区级学前“双语”师资培训工作力度,组织实施“南北疆七地州学前“双语”教师培训计划”。决定从2008年至2012年期间,支持南北疆七地州依托当地师范学校、教师培训机构或基地,招收在岗、新聘学前“双语”教师,采取定向选拔、集中培训的模式,开展为期6个月和3个月的中短期培训,四年时间完成8153名学前“双语”教师的培训任务。通过以上培训任务,力争使农村学前教育“双语”教师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需要,掌握实施学前“双语”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全面提高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教学质量。

  二、注重培养工作,进一步解决学前“双语”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一是认真抓好《“南疆三地州及乌什县、柯坪县新建学前教育机构‘双语’教师培训、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培养任务的落实,自治区从“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调整出1664万元培养资金,依托新疆幼儿师范学校乌鲁木齐边防干部训练大队、新疆人武学校办学点,从2008年到2011年4年期间,面向南疆四地州定向招收、免费培养2000名初中起点、具备一定汉语基础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培养为期2年,第一年为集中学习,第二年到所就业地区进行实习支教,所培养的学生入学时与就业地州、学校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后到南疆四地州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五年以上。二是自2006年开始,自治区在新疆幼儿师范学校等13所大中等师范学校共招收5630名“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学生。按照培养计划,目前第一批学生已到南疆进行实习支教,并于明年7月毕业后到学前“双语”教育机构双向就业,进一步缓解全区学前“双语”师资不足的问题。

  三、大力加强学前“双语”教师队伍管理,努力提高学前“双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自治区在大力开展学前“双语”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同时,一是充分调动学前“双语”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自治区将学前“双语”教师的聘用工资从每月400元提高到800元(另加“三金”,月工资总额达1020元),并从强化培养、培训入手,力争使每位新聘、在岗的学前“双语”教师在未来4年内都能接受3至6个月的专业培训。二是不断强化对学前“双语”教师队伍的管理,盘活学前“双语”教育师资资源,各地州市积极实行学前“双语”教师自然淘汰机制,对于经过培养、培训后仍然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学前教师,采取优胜劣汰机制,形成学前“双语”教师择优上岗、竞争上岗的良好局面。三是切实加大学前“双语”教师的补充工作力度。一方面按照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规划,确保各地按照学前“双语”幼儿增加幅度,相应地聘用补充学前“双语”教师;另一方面切实加大中师学生实习支教工作力度,在组织自治区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的基础上,2008年3月,从新疆幼儿师范学校开始试点,选派105名中师层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学生赴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实习支教,有力地缓解了当地紧缺合格学前“双语”师资的矛盾。今年秋季,学前“双语”教育实习支教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实习总人数将达到400人。

  目前,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位推动下,全区学前“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自治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开拓思路,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的支持,力争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彻底解决学前“双语”师资短缺的矛盾,并不断提高现有学前教师“双语”水平,推动全区学前“双语”事业深入发展。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