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州教育系统坚持以师德教育为重点,以新课程培训为核心,突出骨干教师培训,带动全员培训,采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现代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选派教师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目前,博州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8.83%和98.6%。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博州专门成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各县(市)教育局也按照要求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抓好宣传、组织、落实及档案管理工作,督促各学校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形成州、县、校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加大投入,提供支撑。自2007年起,博州将继续教育中的双语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付3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双语师资培训工作;2009年又将“四五”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付专款28万元用于教师继续教育;严格执行《中小学督导评估方案》,对各中小学每年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做了专门的规定,要求小学、初中教师培训经费师均不低于300元/年,高中师均不低于400元/年。
三是狠抓培训,注重实效。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师德教育,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抓手,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不断改进和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区内教育院校、湖北援博工作平台,采取选派校领导外地学习、异地挂职、本地培训等形式,积极开展骨干教师、班主任、新任教师、双语教师、学历提高、新课程校本等培训。2010年,博州共组织州级以上教师短期培训10余次,培训教师5500余人次,中长期培训154人次,邀请20名湖北教育专家来博培训教师1877名,培训质量、规模和层次得到很大提高。
四是强化双语,提高能力。将双语教师培训作为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突破口,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从教师人选、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方面进行精心安排,多形式、多途径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师进行培训。博州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对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采取“3+2”的培训模式(即:每周在自治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理论课学习3天,在4所定点的汉语授课的学校跟班教学实习2天),目前,博州已举办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培训班4期,培训教师171人。同时,在民汉合校中开展相同或相近学科民汉语言教师“一帮一”结对活动;安排双语骨干教师到汉语授课的学校实习;选派维、哈教师在汉语学校进行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开展双语教学教研活动,提高双语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校本培训对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全员培训;对新招聘的双语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等,不断优化博州双语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师的整体素质。
五是校本培训,助推课改。扎实开展基础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积极发挥学科专家组作用,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开展了普通高中课改理论专题学习活动和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目前,博州已组织开展相关研讨活动20余次,参与教师5000余人次,有力地推进了博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