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针对教师课堂教学、学院教学管理、学生学习这三个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形成了督教、评管、促学三位一体,教管学互动共进的良好局面,切实起到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
督教:双重认定,分级管理,改革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青岛大学通过实践予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解决了以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评教模式更趋于合理,学生评教分数呈正态分布,提高了区分度,体现了学科专业差异,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生评教基础上综合专家意见形成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终评结论,终评结果更加客观、权威。同时,学校将评价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优秀教师评选、特聘教授遴选等评优奖励政策挂钩,达到了以评促教的目的,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评管:全面量化,滚动提升,推行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评价
青岛大学实行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评价制度,学校制定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约束与引导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教务处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即时采集最近一年的教学管理状态数据,并按规定的指标权重和分值计算办法对全部指标采用累加积分方式排序,每年在六次常规教学工作会议上滚动公布评价结果,以保证评价工作的常态化,督促学院和教学部及时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年度末,学校依据历次评价结果评选出教学管理综合奖、进步奖和单项奖。这一举措既强化了教务处对教学质量的宏观管理职能,又有效地促进了基层教学单位教学质量过程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促学:理论与实践同步,目标与过程并重,完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
青岛大学推行包括理论学习质量评价和实践环节质量评价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制度。在理论学习质量评价方面,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考试不及格情况进行汇总,对存在四门及四门以上不及格课程的学生设立四道“关口”:跟班试读、降级、退学试读和退学,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关注学生成长的良好机制。在实践环节质量评价方面,学校将创新实践学分列入各专业培养方案,学生至少要获得3个创新实践学分方能毕业。学校每学期对学生获取创新实践学分情况进行汇总考核,对完成创新实践学分落后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扶。通过这些措施,将学生学习质量管理的关口由原来单一的基本修业年限期满前,提前并扩展到入学后的每一个学期期末,使学生学业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有效的督促作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