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青岛市以“三个坚持”构建健康育人工作新生态

2025-09-01 来源:青岛市教育局收藏

  青岛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坚持体育先行、美育浸润、教医联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平台载体,构建健康育人工作新生态。

  坚持体育先行,持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课程内涵,严格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和阳光运动1小时,遵循小学基础期趣味化、初中发展期多样化、高中提高期专项化特点,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教学内容,定期开展体育学科教研和集体备课,全面提升课程质量;推动实施体育选项走班、中职学校早晚训等试点,不断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化需求。创新活动载体,支持各区市、学校延长大小课间时长,提升学生大课间质量,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活动,丰富课后延时服务体育要素供给,为中小学生提供多元化课后服务内容;每年举办市级阳光体育联赛13项赛事活动,约2万名学生参加市级比赛,带动百万中小学生参与班、校、区、市各级体育竞赛或运动。强化足球特色,加快推进新型足球学校建设试点,出台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大中小足球后备人才贯通培养机制;以国家级和市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带动各级足球联赛举办、教练员配备及场地建设,推动校园足球运动普及和提高。

  坚持美育浸润,全面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推动美育课程刚性开设,积极探索艺术学科长短课、选课走班等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结合传统特色开发美育校本课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部分学校的剪纸、面塑、陶艺、柳腔、胶州秧歌等校本课程已成为国家级重点课程课题项目。推动全员性美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坚持全员参与,完善班、校、区、市四级艺术展演机制,每年通过层层选拔参加市级展演的学生人数超过2万人;开展高雅艺术、馆藏美术作品进校园等普及推广活动,举办青岛高校大学生艺术节,推动大中小美育一体化发展。推动美育评价改革深入实施,全面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开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艺术学科考试,完善市级艺术中考题库建设,助推艺术学科教学模式改革。推动教师教学及专业素养不断提升,结合各级中小学生艺术节、骨干艺术教师专项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等工作安排,做好一线艺术教师的理论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全市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坚持教医联动,全面护航学生健康成长。实施学校卫生基础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各区市以多种方式配备学校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健康教育副校长,开展中小学校医专业培训及教师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技能培训,2024年开展科普进校园讲座121场次、卫生专业技能培训4000余人次。实施学生视觉健康水平提升行动,推进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专业医疗机构包校指导学校近视防控工作,为全市儿童青少年全学段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实行分层分段分析管理,对学生远视储备量进行预警;强化近视防控宣教培训,建设视觉健康宣传教育微基地,将近视防控知识纳入校(园)长、校医、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家长大课堂”“青岛家校合作网”等多平台推送防控知识和科普视频,形成推动近视防控工作合力。青岛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五年下降9.28%。实施学生规范读写姿势习惯养成行动,印发《规范书写“双姿”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工作方案》,将规范书写“双姿”与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近视防控工作深度融合,纳入全学段教师培训内容、教育教学过程和健康教育内容,开展明眸强脊近视防控闭环管理试点班建设,采用动态跟踪近视数据、脊柱数据对比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养成规范读写姿势习惯。

(责任编辑:苏鑫)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