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深圳市教育系统积极开展系统活动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2011-04-26 来源:深圳市教育局收藏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今年2011年8月12—22日在深圳市举办,为借助大运会之东风,全面激发师生干部支持和参与大运会的热情,提升干部、教师队伍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现东道主良好的精神面貌,深圳市教育系统将开展系统活动迎大运。

(一)开展高校迎大运系列活动。一是在全市高校广泛开展大运知识培训、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海报设计大赛等活动,弘扬大运精神,宣传深圳高等教育,力争让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了解深圳大运会和深圳教育。二是开展大学生为大运服务活动。协助市大运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招募选拔机制,成立大运会高校志愿者联合会;各高校在大运局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赛事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大学生团体支持环保、助学、助残、助老等各类服务,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

(二)组织中小学生“迎大运UU五色花活动”。即:“金点子”活动,一是发出《深圳学生“迎大运UU五色花活动”倡议书》,倡议全市大中小学生行动起来,当好大运小主人、争当文明小使者,向世界展现特区大中小学生风采。二是开展金点子大赛,动员中小学生就与大运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建议,为迎大运、装扮深圳献计献策。三是开展校园大运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媒介,阅读大运、了解大运,熟悉大运知识和人文精神,从而走近大运,宣传大运,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开展“我为大运添姿彩”全市中小学生手抄报、书画、摄影比赛。

“绿服务”活动,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卫生活动,进一步提升环保意识,形成良好卫生习惯,为大运会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开展“和谐大运、美丽场馆”建设行动,承接大运会比赛和备用训练场馆任务的深圳大学城、有关高校和市直属学校,根据大运办统筹安排,按照进度加快大运场馆改建、改造工作,确保场馆设备、消防等附属设施良性运行,制定各类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为参赛运动员提供满意高效优质服务。二是开展“绿色大运、魅力鹏城”清洁活动,以“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为目标,组织学生开展“家庭清洁活动”、“学校清洁行动”、“社区清洁服务”等志愿服务行动,以实际行动参与大运、支持大运、服务大运、共享大运。三是开展“我当大运小交警”绿色交通活动,配合深圳市公安、交通等部门,组织学生参与或协助交通管理,宣传交通安全,净化交通环境。四是开展“健康大运、绿色校园”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加强学校安全的排查与整治,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交通秩序、消防秩序、经营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五是开展“迎大运”节水环保实践活动,以节约水资源、爱护水环境为主题,通过召开“我身边的节水故事”、“水环境与我”主题班会,出版宣传专栏、开设校园网主题网页、征集并推广节水小窍门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节水环保实践活动,感受低碳生活,营造低碳大运。六是开展支持服务活动,抽调优秀体育老师,为大运赛事提供裁判支持;协调学校为志愿者提供食、宿等便利条件。

“蓝精灵”活动,以强化文明礼仪教育,表达学生大运情怀,展示学生艺术才华。一是举办“百万青少年学礼仪”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借助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等开设大运会礼仪知识宣传栏;以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等形式,从乘车、就医、就餐等日常生活细节着眼,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文明,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观念,逐步养成文明习惯,形成“文明可贵,不文明可鄙”,“文明走遍天下,不文明寸步难行”共识,展示特区学生迎大运的青春朝气、阳光向上精神风貌。二是举办七彩年华·迎大运系列活动,如开展“我做大运小主人”主题演讲活动,组织学生以“大运会”为主题,开展演讲活动,树立东道主意识,争当大运小主人,让孩子们以“大运小主人”的身份助威大运会,体现好客之道,展示本土文化,并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关注大运会;开展“迎大运”诗歌朗诵活动,以“大运会”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活动,展现深圳中小学生迎大运情怀。三是举办“迎大运”学校合唱节活动,组织举办好全市第六届学校艺术展演季(合唱节)活动;各区在“班班有歌声”活动基础上评选或推荐优秀学校参加市合唱节比赛。四是举办学校艺术教育百日展演活动,与团市委协作,继续做好全市学校艺术教育百日展演各场演出和展览活动。五是举办“大运网络夏令营”活动,以“激情大运、缤纷世界、乐活网络——运动让城市更精彩”为主题,组织支持大运网络签名、“用爱心点燃大运圣火”网络签名大行动,举办网络夏令营,增进学生对大运会的了解,让学生尽情展现热情与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为大运会进行网络宣传与志愿服务。

“橙活力”活动,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迎大运”阳光体育活动。一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因地制宜,增加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性,保证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迎大运”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展“2011米”跑操活动,各寄宿制学校,充分利用早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在校期间,长期开展晨跑锻炼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建立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各级初中学校、高中段学校每年要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四项身体素质测试,遏制学生体质下降趋势。二是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以“迎大运”为主题,组织举办全市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十一个单项运动赛事,举办市级中小学生定向越野、排球、大中小学生桥牌、三棋、毽球、足球、网球、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操、篮球、羽毛球以及乒乓球、游泳等单项竞赛、联赛或选拔赛,举办全市学生田径运动会。各区各学校均相对集中举行运动会或内容丰富的体育节,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利用课间操、大课间等时间,举行简单易行、趣味浓厚的活动。三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由市教育局工会与各区、各高校联系,开展各种形式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并统一进行评比,把群众性体育活动覆盖到全市教育系统;组织机关人员积极参与市直机关运动会。

“红志愿”活动,中小学成立校园小志愿团,协助大学生志愿者为大运会做好服务。一是开展“百万师生讲外语”活动,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开展“深圳市民讲外语”活动的方案>的通知》精神,开展“学校师生讲外语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尤其是中小学外语教师队伍培训,提高教师外语教学能力,吸引高素质外籍教师参与外语教学;推进双语教学及多语种教学改革实验,构建与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外语教学体系;丰富外语教学内容,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外国风土人情等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国情、国俗和市情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丰富多彩讲外语活动,定期举办外语讲座,开展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少儿英语比赛等系列活动;组织深圳小语种学生、高中生成立志愿者语言后备梯队,为赛事礼宾礼仪、参赛代表团随团语言(多语言)志愿服务。二是开展“红马甲”校园志愿者团队活动,协助招募培训学生志愿者,协助完善保障志愿者监督与管理系统,协助开展分类实践等。三是开展“高校火炬传递”护送志愿团队演练活动,组建深圳市高校火炬护送志愿团队,设计严密护送方案,确保大运火炬传递圆满顺畅。四是开展小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深圳市学生通讯社近800名学生记者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包括采访体育名人、走进大运会场馆、采访后勤保障及义工,参与一系列大运会预热赛事的报道,报道各个校园、社区中与大运会有关的活动及故事;在2011年暑假,即大运会来临前夕,进一步精心组织挑选成立学生记者报道团,参与体验大运会、宣传大运会。

(三)在全市幼儿中开展以“快乐·健康·交往”为主题的“迎大运·庆‘六一’嘉年华活动”。在2011年儿童节期间,将开设全市主会场和各区分会场,为全市幼儿提供一个游戏、沟通、交往和学习机会,让孩子们快快乐乐欢度“六一”迎大运,其中分会场由各区选择。一是开展“亲子游乐园”活动,组织与大运知识、体育运动相关小游戏,幼儿或亲子共同参与的游园活动。二是开展“亲子淘宝街”活动,开设亲子共同参与的二手图书、玩具等小物件交易市场。三是举办“迎大运”幼儿作品展,包括美术作品、亲子手抄报等。四是组织“玩具、图书一条街”活动,组织有资质的厂家展销与大运相关的幼儿图书图书、玩具。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