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理论宣传工作座谈会发言摘要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不断提高理论宣传引导水平

2012-04-01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求是杂志社社长 李宝善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对《求是》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理论特色,不断加大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宣传引导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做好理论引导工作,首先要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立场问题至关紧要。当今的中国,思想理论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我们只有坚定地、牢牢地站在党的立场,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才可以放开手脚、搏击风浪;立场站不稳,就可能在风浪面前手忙脚乱、迷失方向。

  什么是党的立场?就是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和高度自觉,就是对党的主张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宣传,就是在多元多样中坚定地为党和人民利益辩护。这些年,我们每年都要组织全社性党课,教育引导我们的编辑记者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这个党,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党正在从事的事业,懂得我们党为人民、为国家、为中华民族是建立了大功劳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理解为国为民是我们党不变的党魂,坚信我们党从事的事业是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事业,是正义的、崇高的事业,我们为党的事业辩护,应该理直气壮,一点都不理亏。有了这样的立场和信念,我们就敢于直面各种尖锐问题、敏感话题,就敢于敞开了讲、放开了写,就可以使理论引导更具针对性、说服力。在当前国内外舆论环境下,理论引导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旗帜鲜明地为党的事业、党的主张鼓与呼。

  第二,做好理论引导工作,关键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思想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面对纷纭复杂的思想理论风云,我们必须有政治上的鉴别力,做到心有定力、独立思考。

  什么是我们应该有的定力?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保持一致,就是准确领会和把握中央精神、中央一贯的精神,自觉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脚踏实地,就是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看问题,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有了这两条,就有了主心骨,就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

  第三,做好理论引导工作,重在回答带根本性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这些年,思想理论领域出现的错误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质疑改革开放,认为改革开放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是主张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二是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是“普世价值”,中国必须按照西方模式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实际上是主张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围绕一些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近年来,主流媒体近年来推出大量文章,集中阐释和回答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界限”等重大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有从理论上透彻地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统一全党全社会的思想认识,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求是》及所属的《红旗文稿》等也推出一大批文章,深入阐述“发展是中国的首要任务,稳定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最大的政治优势”、“经济上的巨大成功证明了中国政治上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比较中显示出巨大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没有‘普世性’,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资本主义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社会主义有着无限光明的前途”等一系列观点。这些观点说到底是为了回答:第一,为什么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没有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制度模式,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现在中国人越来越关注国际问题,媒体对国际问题的分析评论,也成为做好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求是》发表了一批分析评论文章,引起境内外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对于人们认清西方舆论和政治制度本质,很有帮助。

  第四,做好理论引导工作,需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求是》的特色在理论性,优势在权威性。近年来,我国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表面上看,有的主流媒体似乎面临权威性衰减的问题,但是往深里看,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在主流社会、主流人群中仍然是根深蒂固的,越是在重大关头、关键时刻就体现得越明显。这种权威性,对于做好理论引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倍加珍惜。这就要求,《求是》作为党中央机关刊,在宣传上要把握得稳一些,导向上决不能出大的偏差,防止把握不当造成权威性的流失。

  但是,理论引导工作又要求我们直面理论热点,对各种尖锐、复杂、敏感的思想理论问题不回避、不失声。自2009年起,我们对《求是》所属子刊《红旗文稿》进行全面改版,使之成为一份以理论热点辨析为显著特色的政治理论半月刊。我们还创办了“求是理论网”,创办了大型理论文摘杂志《红旗文摘》,初步形成了以《求是》杂志为主体,所属杂志、网络、出版、影视等媒体为补充和延伸的理论宣传方阵,集群效应日益显现。实践表明,重视发挥所属媒体的作用,既区分层次,又形成合力,是中央主要媒体做好理论引导工作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