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理论宣传工作座谈会发言摘要

按照“三贴近”原则
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理论宣传工作格局

2012-04-01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杨振武

  理论宣传是增强宣传思想工作说服力感召力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们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理论宣传工作格局,不断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日益深入人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宣传对象的层次性,开展多层次理论宣讲

  面对面的理论宣讲,是我们党开展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们坚持从上海实际出发,组织多层次的宣讲队伍,利用不同宣讲平台,开展理论宣讲。一是形成领导干部理论宣讲机制。我们利用市委党校领导干部报告会这个平台,组织领导干部开展重大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委常委先后为全市局级领导干部作专题报告。内容涉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世界金融危机与上海发展面临的形势、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等,对领导干部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正确认清发展形势,把握发展大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市委主要领导还时常了解高校师生的理论关切、理论困惑和理论需求,多次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重点高校作报告,与高校师生直接进行互动交流,深受欢迎。二是建设以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为主体的理论宣讲队伍。我们结合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注重发现培养一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熟悉中国国情、学风优良的理论宣讲队伍。目前,活跃在“东方讲坛”的1000多名理论宣讲员,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骨干,常年深入基层,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理论宣讲队伍的作用。随着基层干部群众理论需求的不断增强,一批群众性理论宣讲队伍应运而生。这支队伍绝大多数是从事理论工作和党务工作多年的退休老同志,例如“百老讲师团”就有600多名老将军、老干部、老劳模、老教授、老作家,10年来,为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作了3000多场报告,听众达280万人次。

  二、注重宣传手段的多样性,发挥不同媒体的理论宣传功能

  理论宣传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首先,重视通过报纸杂志和通俗理论读物开展理论宣传。解放日报开辟了“读者出题,专家解答”、“观点对话”等栏目;文汇报开辟了“论苑”、“争锋”等栏目。在发挥通俗理论读物作用方面,我们重点做好《理论热点面对面》、《六个“为什么”》等系列读物的发行使用工作,组织策划编写了《通俗资本论》、《中国震撼》等通俗理论著作。其次,通过重大主题的展播展览开展理论宣传。近年来,我们抓住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的契机,先后拍摄了《走向和谐》、《理想照耀中国》、《誓言》、《上海 1921》等理论电视专题片,安排黄金时段展播。同时,我们多次播放中宣部组织拍摄的《伟大的历程》、《复兴之路》、《旗帜》等一系列理论文献片。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通过举办《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我们共产党人》大型主题展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充分运用和发挥互联网时效快、范围广、容量大、成本低、互动性强等优势,不断拓展理论宣传的空间和渠道。近年来,我们组织知名专家学者做客东方网,先后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倡导的“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等主题,与网民开展网上对话;组织网上理论知识竞赛活动,组建了东方网社科理论评论员队伍,通过对网络热点问题的评论宣传科学理论观点。

  三、注重宣传组织的统筹性,形成理论宣传合力

  理论宣传队伍分布在多个系统,宣传手段和途径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理论宣传工作的组织必须加强统筹性,才能形成理论宣传的合力。一是加强宣传队伍的统筹,凝聚“五路大军”力量。我们逐步探索建立了理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包括市教卫党委、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市政府研究部门、部队院校的党委主要领导,形成协同推进理论宣传的格局。二是加强宣传手段的统筹,整合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手段,主要是通过“报网互动、网台联动、报台呼应、新闻与出版配合、党报党刊与都市类报刊分工合作”,形成立体强势的媒体理论宣传整合机制。近年来,我们利用这一机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等重要理论读物的宣传,覆盖广泛、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满足了不同读者群体的理论需求。三是加强内外统筹,利用“两种资源”,发挥“两种优势”。上海作为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我们在理论宣传工作中注重内宣和外宣的统筹,利用国内国外学者两种研究资源,发挥两种研究优势,培育建立了“世界中国学论坛”这个国际交流平台,论坛至今已举办4届,共计300多名国际知名中国学研究专家和500多名国内学者参加了论坛。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