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理论宣传工作座谈会发言摘要

高举旗帜 围绕大局
充分发挥党委讲师团的重要作用

2012-04-01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辽宁省委讲师团团长 姜晓秋

  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十分重视理论宣讲工作。近些年来,我们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依托“三级宣讲体系”,实施“理论惠民”工程。据统计,我省每年仅讲师团系统就组织宣讲过万场,听众超过百万人次,在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群众评价我们的宣讲“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赞誉我们是活跃在老工业基地上的理论宣讲“轻骑兵”。

  一、整合力量,全面覆盖,形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的“三级宣讲体系”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赋予党委讲师团以重要的政治责任。我们在省委宣传部组织建立的省市县“三级宣讲体系”中积极充当骨干,在讲师团系统一级抓一级,有效地带动了基层理论宣讲。依托这个体系有几个突出的优势。一是传导迅速。坚持长期跟踪研究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跟踪研究实施辽宁全面振兴战略的最新进展,跟踪研究干部群众实现科学发展的最新实践,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宣传部和讲师团总是能在第一时间组织实施重大宣讲活动。二是运转顺畅。除每年中央全会精神的宣讲是宣传部和讲师团联合行动外,还独立组织3—4次大的专题宣讲活动。三是优势互补。省委讲师团发挥掌握中央理论宣讲口径和省情的优势;市级讲师团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二次组织;县(区)学习室则发挥“接地气”的优势,进行三次发动,一有宣讲任务,就会在短时间内形成“百团会战”、“千人宣讲”、“万场覆盖”的大宣讲格局。

  二、深入基层,情系百姓,实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惠民”工程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赋予了党委讲师团以重要职责。我们精心组织实施了“理论惠民”工程,让理论在群众中“落地生根”。这个工程有几个方面的效果。一是“接地气”,知民情。“理论惠民”就是以服务人民为根本价值取向,让群众通过宣讲,掌握理论,得到实惠。这项工程的实质是在理论宣讲工作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二是“解扣子”,暖民心。“理论惠民”工程重视把大道理变成小道理,把理论与形势政策宣讲紧密结合,强调宣讲的针对性。我们每年以中宣部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为教材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活动已进行了十多年。如今年春节后就组织了“稳中求进、稳中求快”形势政策宣讲活动。“收入差距如何解决?”“就业前景如何?”一问一答,宣讲的都是人们关心的、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三是动真情,解民忧。越是基层,越是需要理论。我们围绕宣讲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目标,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组成理论宣讲“大篷车”,满载自备的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支架幕、音箱,有时还与扶贫等活动结合,制作“文化套餐”,满载理论和科技致富书籍、赠送的电脑、扶贫的物资和钱款,满怀对群众的深情一起送到百姓手中,使群众感到理论可亲、可信、管用。我们的境界也在“理论惠民”中得到了升华,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达到增强大众意识,贴近大众生活,了解大众疾苦,知晓大众需求,培养大众感情,会说大众语言,解答大众困惑,解决大众困难的“八种境界”。“大篷车”常年活跃在14个地(市)、100多个县(区)的基层单位。

  三、真心信仰,真情传播,建设一支宣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轻骑队伍”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入人们的心灵,给党委讲师团提出了更艰巨的宣讲任务。我们自觉以方永刚为榜样,在建设“轻骑队伍”上下了功夫。一是把宣讲理论与信仰理论紧密结合。要让听众信服理论,自己首先要信仰理论。在方永刚的共产党人高度政治觉悟和高尚师德师风的感召下,辽宁涌现了方永刚社区宣讲团、“五老”宣讲团、老战士宣讲团、宁佩英工作站等基层宣讲先进集体,受到中宣部的表彰。学习这些先进典型,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仰,激励我们坚守在理论宣讲阵地的“前沿”。二是把宣讲理论与践行理论紧密结合。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做到“讲”与“行”的统一。我们在第一时间两次深入鞍钢,对“当代雷锋”郭明义进行了跟踪研究。与中华先锋网等媒体合作,对郭明义进行深入地宣传。研究成果获省理论界纪念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选题得到了省委领导充分肯定。通过“模范人物面对面”活动,获得第一手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资源,感受道德模范巨大的精神力量,还对郭明义“爱心联队”进行捐助。郭明义当天发微博评价说:“辽宁省委讲师团不但讲得好,而且做得好。”三是把真情传播与善于传播紧密结合。我们不断创新传播方法手段,把郭明义、方永刚等身边典型的事迹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讲专题和各种专题,制成声光电、图文影兼具的“视觉盛宴”,让听众耳朵听,眼睛看,心里想,入脑入心,全方位接受,赢得了听众称宣讲“具有穿透力、震撼力、冲击力”的好评。在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讲到爱国主义话题并播放视频时出现了台上台下互动的场面。社科骨干研修班的大学教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的学生都对我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多次“谢幕”才肯下课。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