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泽州一中“组组通”——
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助推新课改
“以学为先”是山西省泽州一中的教学理念,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这就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簇簇通”(“组组通”)教学模式。学校将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计算机并接入网络,借助“网络教学服务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学导同行,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道”平台。学生则应用信息技术进入开放的学习形态,尝试进行基于网络与课堂双平台的自主学习资源开发及模式研究,通过个性化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教学改革——
信息化教学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写作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是一所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信息化教学早已常态化。上世纪末,该校开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通过“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方法,通过传统经验和现代技术的结合,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探索了一条小学“提前读写”的新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孩子们爱上了语文,爱上了写作。“我除了把写作当成快乐、幸福以外,还当成一种伙伴,一种知识的伙伴。这个伙伴,虽然我的肉眼看不见,但是我的心灵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一名学生在作文里写道。在这所学校,信息技术不仅融入了语文课,还促进了多学科研究的联动、协同。
上海市虹口区“电子书包”——
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智慧课程”
从预告单元学习目标方法到电子课本的学习,从根据学生问题设计课堂讨论题到针对性的解答,从在线检测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到辅导跟进,上海市虹口区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创设了教学新模式,带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最终实现“课堂翻转”。2010年11月,虹口区教育局承担了教育部教改试点区项目——“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的试验”(简称“电子书包”),通过数字化课程环境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学习行为跟踪与学习分析,以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创造和革新能力的培养,为每个学生打造一个适合自己的“智慧课程”。
武汉市洪山中学探究式活动——
信息技术丰富师生探究式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师生探究式实践活动比比皆是、丰富多彩。从2011年起,武汉市洪山中学教师赵毅和徐柳,一直致力于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他们在与学生探究城市家庭如何吃上安全放心的蔬菜问题时,产生了无土种植蔬菜的想法。于是,两位教师带领他们的学生团队经过一系列的网络调查和创意共享后,成立了家庭无土栽培解决方案供应公司——“杰克魔菜公司”。学生们通过网络搜索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请教国内无土栽培专家,与本地水培产品销售公司合作,在社区推广研究蔬菜的种植方法。他们甚至在淘宝网上开起了店铺,把“杰克魔菜公司”办得有声有色。他们的成果继荣获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全国一等奖后,又在美国举行的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中,一举夺得了“协作类”季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