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一场缩小城乡教育鸿沟的实验

——安徽省繁昌县“在线课堂”项目掠影

2013-10-30 来源:人民政协网收藏

  从繁昌县城出发,汽车行驶在山坳间崎岖的公路上,沿途山峦起伏,大大小小的村落散落在山脚下,偶有鸡犬相闻,但少有城市的喧哗。半个多小时后,车子驶进了孙村镇。

  “山里娃”的在线音乐学习之旅

  “叮叮咚,叮叮咚……”随着欢快的音乐,14个七八岁的小学生在李春荣老师的带领下蹦蹦跳跳地走进教室,并迅速坐成半圆形,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开始张望安装在黑板前的46寸显示屏,这时一位身穿宝蓝色上衣的短发女老师出现在屏幕上,微笑着向大家打招呼:“同学们好,今天我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请大家仔细听,它是谁?”屏幕里传来欢快的钢琴伴奏,孩子们立即安静下来,彻耳倾听。

  音乐停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老师我知道,是小鸡。”

  “老师我知道,是大公鸡。”

  “老师我知道,是老母鸡。”整个教室顿时热闹起来,纷纷向孩子们口中“电视里”的老师提供答案。

  “好,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这节音乐课要教大家一首新儿歌《小鸡的一家》,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接着屏幕上出现了大公鸡、母鸡和小鸡的卡通画面。

  这是记者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中心小学梅冲教学点看到的一幕,“电视”里的音乐老师是繁昌县实验小学市级骨干教师金明,此时她正在距离孙村镇15公里外的县城实验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她的面前有一台显示屏,能清楚看到梅冲教学点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黑板上是一个“班班通”投影,这节课的所有教案都可以通过她手中的电子笔点击呈现,当然,还少不了音乐器材——钢琴。

  “艾语露,你唱的很有感情。”

  “许飞,要跟上大家的节奏喔。”

  虽然相距甚远,但金老师能一一叫出孩子们的名字,并及时纠正音准,开小差的同学在老师的提示下,迅速调整坐姿。

  一首歌学完,金明提示李老师拿出“神秘武器”——一人两双筷子,孩子们跟随金老师的钢琴伴奏,手上敲击着筷子,脚下还不停地跺地板,“电视”内外,合奏了一曲“小鸡的一家。”

  看孩子们意犹未尽,在李老师的帮助下,金老师带领大家开展了角色饰演游戏,贴着老母鸡卡通贴画的同学“咯咯”的找窝下蛋,贴着大公鸡的孩子“喔喔”的报晓打鸣,贴着小鸡的孩子“唧唧”的跟在老母鸡后边找虫吃。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教室里汇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在线课堂”,破解“缺师少教”难题

  然而谁能想到,就在几个月前,孩子们还没上过一次音乐课,嘴里哼的多是跑调的从电视上学来的大人唱的流行歌曲。

  “学校没有音乐老师,也没开过音乐课,更不要谈音乐器材了,最多就是给孩子们放放光盘。金老师的音乐课开通以后,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儿歌,不管下课、放学都要哼哼几句。”李春荣介绍说,梅冲教学点坐落于孙村镇梅冲村,现有1~2年级两个班,学生共11人,教师3人,学校原来是一所完小,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几百人,但随着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孩子们都到城里上学了,更多的孩子到5公里外的中心小学去了,剩下的这14个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孩子太小,爷爷奶奶不放心送他们到中心小学,只能留在距家近的教学点。

  “以前就开两门课,语文和数学。现在开了音乐在线课堂,孩子们经常问,金老师什么时候从‘电视’里出来啊?”李春荣正跟记者聊天,一个调皮的小男生凑过来告诉记者:“我见过金老师三次了,我们每个人她都认得。”李春荣说,这个小孩叫肖玉博,虽然很淘气,但很聪明。“我会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泥娃娃》,嗯,还有《铃铛响》。”说完,“小淘气”扭头跑了。

  在电视那头,金明告诉记者:“孩子们很愿意唱歌,原来没有条件,开不出音乐课,现在通过在线课堂,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跟城里一样的音乐教育。”

  在记者走访的新港镇中心小学克山教学点,有学生数71人,开设5个教学班(1~5年级),教师8人,但直到上半年,学校只有一位中心小学来走教的英语老师。因为教学任务繁重,孩子们只能等着走教老师的时间安排英语课。

  “hand是手,head是头。同学们要分清楚。”走进城关四小,英语老师孙述飞正运用视频动画“熊大”纠正孩子们的发音,几十里外的18个三年级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孙老师的英语课。和城关四小结对子以来,克山教学点的孩子们通过在线课堂,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出了英语课。

  让偏远农村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

  “农村教学点与乡镇中心小学或者县城实验小学开设同步课堂(安徽称在线课堂)是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全国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要求实现的目标之一。”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介绍说,教学点是我国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往往地理位置偏僻,师资力量薄弱,国家规定课程开不齐现象比较普遍。

  “以繁昌县为例,多数村完小逐步萎缩成为教学点。当前,全县20个教学点仅有学生不足500人、40多个班级,各教学点音体美教师普遍无法落实,个别有三年级的教学点只能安排英语教师走教。”繁昌县教育局局长汪家新向记者介绍说。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告诉记者,目前安徽省共有教学点4600多个,学生10万人。目前安徽已停止撤并农村教学点,代之以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步传送,这就是安徽省正在实施“在线课堂”教育。

  “经过测算,一个主讲课堂建设费用约为7万元,一个接收课堂约为3.5万元,以‘一托二’的模式计算,一次性建设费用约为14万元,加上日常维护,5年总成本不到18万元,如果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两个教学点至少需要配6名教师,按每位4万元工资计算,5年需要120万元。”金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今年年初,繁昌县在安徽省教育厅安排下,率先开展“在线课堂”试验。试验依托宽带网络和视频会议技术,由城区学校或农村中心校优秀教师主讲,将优质音乐、美术等课程实时传输到农村教学点,与教学点教师一道,实现同步教学。

  据了解,在线课堂分主讲课堂、接收课堂,主讲教室安装跟踪式高清摄像机,接收教室安装固定式高清摄像机。繁昌县试验自今年5月份启动,目前10个主讲教室、17个教学点接收教室已全部建成。

  为了孩子们,甘做小白鼠

  谈起这几个月的在线课堂教学经历,金明说:“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传统课堂是教师跟学生面对面直接互动,现在隔着一块屏幕,需要主讲和接收课堂两个老师完成,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也需要互相商讨。

  李春荣说,虽然只有11个孩子,但是他们能有机会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作为老师也要跟着进步。据了解,繁昌县已组织4次在线课堂培训,面向全体教研员、试验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包括组织管理、设备维护、设备使用、教学应用、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几个月前,李春荣向培训老师认真学习了电脑开关机、如何打开程序及资源应用方法等电脑操作基础知识,学一点往小本子上记一点,再连夜赶回学校练习,经过一周多的苦练,李老师基本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操作要领,并开始和主讲教室授课教师课前集体备课,做到教学设计双方共享(通过网络交流完成)。“我原来只能教语文和数学,现在也开始制作音乐、美术教具了。教学点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技能也得到提高。”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手足无措,我一个人既要弹钢琴,又要放音乐,还要切换画面,和接收课堂的学生互动,但是经过磨合,现在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和孩子们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金明开玩笑说:“现在还在适应,我们就像小白鼠,在不断实验过程中,老师们的教学经验丰富了,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提高了。”

  一位教学点学生的家长表示:“有了这种教学方式,不再想把孩子转学到中心小学了。”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中心小学梅冲教学点14名小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正在聆听县实验小学金明老师的在线音乐课。(解艳华)

(责任编辑:赵亚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