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创新办学模式 促进招生就业

2014-11-06 来源:教育部收藏

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

  一、实施背景

  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始建于1976年,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占地555亩,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畜牧兽医、石油化工、农机维修、纺织技术等19个专业,在校大中专学生4 700多人,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受到学生、家长和企业的广泛好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和201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批示精神,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以为兵团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从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眼,做了大量的实质性工作,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通过组建兵团工程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进行集团化办学,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职业教育的“桥头堡”、学生就业的“集散地”。正确处理好“进口”-“出口”-“发展”的关系,将招生就业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

  二、主要经验

  (一)兵马未动、“理念”领先

  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工作,充分理解“学生良好的就业就是为更好的招生做宣传准备”这一真谛。学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招生就业工作方案,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2013年6月,在兵团教育局、兵团财务局、兵团发改委、兵团工信委、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牵头兵团13所职业院校、41家企业组建兵团工程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搭建和利用前沿信息、人才互动、技术研发、产业发展论坛四个平台,以服务兵团企业为重点,以促进兵团职业教育跨越发展为抓手,凸显区域性、产业性、多样性、灵活性的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实现学校教育和区域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服务兵团经济建设。

  2.积极参加2014年4月在重庆市召开的“全国职业学校东中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对接工作会”。与4所甘肃中职学校达成联合办学意向,邀请部分甘肃市县教育局长、职业院校校长到学校进行考察。

  3.积极参加新疆南疆、北疆中职学校招生推介会,印制大量招生简章,宣传学校办学特色,扩大我校在南北疆的影响力。

  4.2012年起与南疆阿克苏地区“两后生办公室”合作招收两后生290多人,毕业后返回南疆就业,积极为南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

  5.为落实学校每年度招生计划,校长亲自抓招生就业工作,招生就业办公室积极开展组织落实。在宣传经费、人员配置、考察学习等方面逐年加大资金投入;确定全年招生工作目标,明确责任,积极组织落实招生计划,制订宣传咨询措施,分片落实招生区域,拓宽招生渠道,为完成全年招生任务打下了基础。

  (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对大专以上学历人才需求增加,中职学生就业空间被大大压缩,针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新变化,如何提高我校学生就业能力这一问题,成为我校发展的主要障碍,怎样解决和应对这些问题已成为我校的主要工作。

  1.我校先后引进了石河子盛和行汽车服务修理有限责任公司、石河子天时高压电机修理厂、石河子天山机械厂3家企业,在校内建立了“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和“机械加工实训基地”,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定了校企专业教学适用计划,实行“师徒制”、“小班制”的教学实践。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制作,与企业合作研制生产的棉花剥桃机、辣椒采摘机、番茄举升机、各类作物播种机等农机设备,满足了八师团场农户们对农机设备的需求。

  2.为了使专业与岗位对接,我校先后在天业集团、天富集团、天筑集团、燕京啤酒、华芳纺织、九州通医药、陕汽新疆公司、华兴玻璃等多家企业建立了31个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在校外实习实训的需求。建成了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技能型人才订单培养基地,成立了兵团压力容器焊工、起重机机械作业、厂内机动车辆作业特种设备使用技能培训站。

  3.学校相继选派70多名专业教师和班主任赴内地省市、高校、企业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骨干教师培训,加快了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学校还利用石河子开发区的区位优势,聘请行业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技术骨干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了学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能力。

  4.实行订单培养,入校等于就业。学校与九州通医药、陕汽集团新疆分公司、天山铝业、新疆如意毛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办了企业冠名班,冠名企业定期对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派专业技术人员或企业领导为冠名班授课,为冠名班学生设立专业奖学金。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办冠名班这种办学模式,真正开辟了“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办学道路,使学生成了企业抢着要的“香饽饽”,刚招录的新生一入校就被冠名企业预定走了。

  我校创新办学模式,不断扩大办学规模,80%的生源来自天山南北的兵团农牧团场,毕业生中在兵团、八师石河子市企业单位、团场就业的近70%,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作用。

  (三)择机“造势”、校企共赢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想尽一切办法为学生就业牵线搭桥。

  2014年5月,学校举办兵团工程技术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供需交流会”。共邀请来自石河子、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50多家大型企业参加,提供1 000多个职位,招聘专业主要涉及学校各个专业,企业人员与学生面对面洽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形式的培养,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签约率达到98%。

  三、条件保障

  1.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吃苦耐劳、甘于奉献、能征善战。积极参与教学管理、技能培训、招生宣传、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为学校招生就业做出巨大贡献。

  2.学校有较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现有实习实训工厂、机电实训大楼、各专业实验实训室总面积2.3万平方米,实习实训设备总额2600多万元,大力推行“讲练一体化、模块化”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3.在天业集团、天富集团、天筑集团、新疆华兴玻璃有限公司、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31个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求。

  4.与九州通医药物流有限公司、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天山铝业有限公司、新疆友好集团、新疆如意毛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办了企业冠名班,开辟了“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办学道路,使学生入学就是员工,不为就业发愁。

  5.开展联合办学。我校与石河子大学联合办学,开办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畜牧兽医、水利工程、会计电算化等专业成人大专班。2013年、2014年每年吸引500多名学生报名。2012年起学校与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新疆职业大学、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开展中高职融通五年一贯制教育,平均每年招收中高职大专学历学生350人,完善了学校的职业教育体系。

  6.学校借助毗邻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科技园区的良好区位优势,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与落户石河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科技园区、克拉玛依等地的三十余家大型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搭建良好平台。

  三、体会与思考

   “出口畅,进口旺”。2013年学校普通中专招收新生1 580多人,成人大专招收310人,荣获2013年兵团招生特别贡献奖。2014年学校普通中专招收新生1 220多人,成人大专招收340人,顺利完成兵团教育局下达的年度招收计划。毕业生就业率年均98%以上。毕业生就业转正后最高工资达4 600元/月。这些成绩得益于学校招生就业工作思路的转变,得益于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得益于学生就业质量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职业院校招生难、就业难的根源在学校。学校要发展,就要办出特色,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场所建立和完善、招生就业网络建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铺就多条成才道路,秉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目标,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需求,才能使学校发展和学生就业成才实现双赢。

(责任编辑:王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