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广大高校学生心系灾区、情牵祖国,及时行动、奉献爱心,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受灾地区高校学生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后,受灾地区高校学生在各高校党政领导下,沉着冷静、理智镇定地面对灾情,以积极态度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坚守岗位,奋战在抗灾救援第一线。地震发生当夜,按成都军区命令要求,西南交通大学第一批30名国防生迅即前往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市抗震救灾。学校藏族学生、国防生郭晨阳家在都江堰,在救灾任务和被埋在近在咫尺的亲人面前,他毅然选择了前者。得知爷爷和外婆在地震中已经遇难,他强忍眼泪,毅然继续投入到艰苦的营救工作中。得知郭晨阳亲人遇难、家庭受灾仍坚守岗位的事迹后,学校校长将2000元生活补助送到郭晨阳手上,但他立即将2000元捐给了灾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生在学院的统一组织下,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灾后四天时间里,保障救灾飞行任务239架次,投放救援物资13.31吨,抢运伤员30余名。互帮互助,积极开展救灾援助活动。地震发生后,电子科技大学23名学生志愿者前往四川省人民医院,协助医务人员进行理疗工作。同时,全校学生积极参加以“为亲人贡献自己力量”为主题的募捐活动。西华大学部分校区紧邻地震重灾区,距离震中映秀镇仅75公里,在校舍受损、人员伤亡的严重情况下,广大西华学子一方面积极开展抗震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另一方面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奔赴重灾区开展志愿服务。为尽快把救灾物资转送到灾民手中,7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跑步前往阿坝灾区救灾物资中转站紧急抢运救灾物资,不辞劳苦,连续作战,大大提高了该中转站的物资运送效率。西南财经大学学生踊跃捐赠受灾地区急需物资,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全力以赴支援抗震救灾。
全国大学生积极行动,奉献爱心援助地震灾区。地震发生后,全国高校学生掀起援助地震灾区的热潮,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向灾区奉献爱心。奔赴一线,踊跃申请担当救灾志愿者。山东大学学生得知赴四川抗震救灾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报名的消息后,在半个小时内,便有超过100人报名,最后6名护理专业学生入选,赶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中南大学350名国防生联名向军区请战,强烈要求前往灾区一线,全校1万多名学生向学校提交申请,请求参加支援灾区志愿队。至5月19日上午,学校派出了4支医疗队、在读医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等55名医护人员赴灾区开展医疗救助工作。献血捐款,深入开展各种援助灾区活动。全国高校许多学子踊跃为灾区献血,积极为灾区救援工作尽一份力量,用爱心和热血温暖灾区的群众,表达对灾区人民血浓于水的真情。重庆大学1000多名学生在2个小时内填写了志愿献血表,根据灾区急需血型采集了102袋血液,同学们表示,愿意根据灾区人民的实际需要,随时准备献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大学等高校学生通过捐款活动、发短信、银行转账、捐赠衣物等各种途径和方式送温暖、献爱心,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全国大学生掀起爱国互助、报效祖国的热潮。地震发生后,各高校学生积极通过座谈会、党团主题活动、演讲征文活动等有效形式,表达与灾区同学和人民并肩战斗、共渡难关、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展现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壮志豪情。北京大学学生在支援抗震救灾座谈会上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全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的准备,用加倍的坚强、乐观,勤奋学习、积极实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康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不断增长本领和才干。北京大学校领导亲切慰问英雄教师谭千秋的女儿、法学院学生谭君子,谭君子表示,一定要以父亲为榜样,好好学习,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清华大学校领导到学生宿舍看望了家在地震灾区的瞿定荣、李汶颖、胡文辉等同学。瞿定荣同学的父亲是北川县副县长,连日来工作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的母亲和家里的很多亲戚都已遇难。坚强的瞿定荣没有收下学校为他准备的电话卡,他希望把电话卡留给更需要的同学。今年10月即将确定毕业去向的瞿定荣决心回到家乡工作,他表示,愿意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灾后的重建工作、为受灾的父老乡亲尽一切力量。北京化工大学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越是在危难时刻,我们就要越团结、越坚强,越是在危难时刻,我们就越需要镇定、信心、勇气和爱心。山东大学学生写下“加油中国!磨难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勇气。在一片废墟上我们挺起脊梁,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精神!”的宣言以鼓励大家在灾难面前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增加彼此的勇气。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决策。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接连发生了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以及西藏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藏独分子干扰奥运火炬正常传递等重大事件。在这些重大考验面前,以“80后”为主体的广大高校学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刻苦学习、发奋工作,倍加珍惜我国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利益,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是健康成长的一代,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充分表明党中央作出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是非常及时英明的;充分表明,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取得显著成效的,经受住了一系列重大考验。
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众多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正在凝练出的抗震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教材,扎实有效地推进相关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人民军队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